广西大学

211院校 双一流 部省合建
广西大学
毕业生数据

8055

2026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广西大学坐落于素有“中国绿城”之称的广西首府南宁,是广西唯一的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

广西大学1928年成立于梧州,1939年成为国立广西大学,首任校长是被誉为教育界“北蔡南马”和“一代宗师”的我国著名教育家、科学家、民主革命家马君武博士,李四光、陈望道、李达、陈寅恪、梁漱溟等一大批名家大师曾在这里任教。1952年,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广西大学”校名。1953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被拆分到19所高校。1958年,毛泽东主席批准广西大学恢复重建。1997年,广西大学与广西农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广西大学,并被教育部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2018年,成为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合建高校。2022年,继续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2.14万余亩,其中,本校面积4550.7亩,广西亚热带农科新城(农林动科研教学实验基地)1.69万亩,校舍总建筑面积200余万平方米。下设26个学院,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5091人、全日制研究生13046人,非全日制研究生2118人,来华留学生及港澳台生956人,各类在读继续教育学生40449人。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3346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41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960人,全职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人选6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29人。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哲、经、法、教、文、理、工、农、医、管、艺等11大门类,一级学科38个,2022年招生本科专业66个,其中35个专业按15个大类招生。现有1世界一流建设学科、2部区合建一流学科群,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2个广西一流学科,4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学、化学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和生物与生物化学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1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高校引智平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国家和部级科研平台,以及45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4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学校积极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与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的279所高校及学术机构签署了学术合作交流协议,与东盟十国96所高校及学术机构合作交流密切。

学校注重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大力实施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努力打造领军团队及创新人才队伍,推进产学研结合和成果转化等九个方面的创新举措,产生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成果。近年来,王双飞院士主持的“造纸与发酵典型废水资源化和超低排放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和“大型二氧化氯制备系统及纸浆无元素氯漂白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分别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1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郑皆连院士领衔的“大跨拱桥关键技术研究团队”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团队奖牌,主持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第16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获第36届国际桥梁大会(IBC)最高奖——乔治•理查德森奖,获2020年广西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2021年广西最高科学技术奖;青年教师谢斐作为唯一第一作者和唯一通讯作者,以“船帆座脉冲星风云X射线偏振趋近同步辐射理论极限”为题在国际顶级学术杂志《自然》(Nature)发表研究成果,实现了以广西本地单位为第一完成单位在《自然》发文的历史性突破。2006年以来,学校获得教育部等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6项,获广西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2项,广西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1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5项。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现有国家特色专业12个,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7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15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建成实验教学中心25个,其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获得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本科课程认定1门,获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学校入选全国高校就业工作50强、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工作50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等。在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一等奖,捧获“优胜杯”,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全国金奖1项等。

面向未来,广西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心怀“国之大者”,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秉承“发达广西,复兴中华”的办学宗旨和“勤恳朴诚”的校训,大力弘扬“创新创造、奋勇争先、全面一流”的广西大学“双一流”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争创一流十大工程,努力建设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服务广西、贡献西部,扎根八桂大地的中国特色双一流大学,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建筑学
  • 数学类
  • 机械类
  • 材料类
  • 电子信息类
  • 计算机类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经济学类
  • 化学类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药学
  • 海洋科学
  • 工商管理类
  • 水利水电工程
  • 日语
  • 思想政治教育
  • 物理学
  • 林学类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动物医学
  • 哲学
  • 生物技术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电子信息工程
  • 自动化
  • 轻化工程
  • 轻工类
  • 公共事业管理
  • 汉语言文学
  • 汉语国际教育
  • 植物生产类
  • 矿物资源工程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动物科学
  • 法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新闻传播学类
  • 泰语
  • 越南语
  • 少数民族预科班
  • 生物科学类
  • 环境工程
  • 电气类
  • 土木工程
该专业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工程基本知识及装饰工程基本知识、职业技能。在房屋建筑及装饰工程领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职业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建筑力学、建筑构成、建筑装饰构造、建筑装饰设计、房屋建筑学、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建筑经济管理、美术。
  毕业生可在建筑设计、城市建设、建筑公司、装饰公司、学校和科研部门从事建筑工程的设计、装修、施工、管理、教学和科研等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广西大学机械系,始建于 1933 年。 1997 年两校合并成立新广西大学时,在原广西大学机械系与原广西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系的基础上,合并组建了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经过了 70 年的办学历程,学院已经形成了“团结勤奋、严谨治学、刻苦钻研、求实创新”的优良院风和 “ 教学、科研 ” 的两个中心格局,并且建立了自己的学科优势及办学特点。迄今已为广西乃至全国培养了近万人的高层次人才,大批毕业生成为企事业单位及各级领导部门的领导和技术、管理骨干。新广西大学的成立,使机械工程学院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依托“ 211 工程”建设和“本科教学创优迎评”建设,学院在办学规模、教学条件和育人环境方面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学院的目标是建设一个具有鲜明特色、水平先进、开放式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
  学院现设机械工程研究所、机电与信息工程研究所、热能动力与交通运输研究所和机械工程基础教学部等 4 个教学、科研单位。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工业设计 6 个本科专业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与理论、机械电子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材料加工工程 6 个硕士点,逐步形成了以机械工程学科为龙头、包括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与理论、机械电子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材料加工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等二级学科,涉及 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农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5 个一级学科 的相关学科群。目前在校生共 2075 名,其中硕士生 210 名、本科生 1832 名,工程硕士生 33 名。
  学院拥有先进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设备总值近 1900 万元,设有机械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级中心)、机械制造及农机化工程实验室、机电与企业信息化工程实验室、热能与动力及交通运输实验室 4 个本科实验室和 1 个现代设计与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总面积约为 13000 米 。
  学院充分认识到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基本条件,始终把提高教师素质放在第一位,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学科配套,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员工 159 名,其中专任教师 114 名,有博士生导师 2 名,硕士生导师63名,有教授职称人员 17 名、副教授(高级工程师)职称人员 41 名,讲师(工程师)职称人员 61 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 10 名,在读博士10名,硕士学位的 41 名。学院还聘请了 20 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企事业单位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机械工程学科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以发展先进制造技术为重点;学院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及良好的科研条件。长期以来,坚持教学改革,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三项,省级重点项目“地方性院校机械类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以“起步早,口径宽,规模大,方向多”的特点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近五年来,承担国家、部、省级及与企业合作开发的项目达150多项,获国家发明及实用专利十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及理论成果奖10多项,并有一批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新成立的“广西大学制造业信息化研究与开发中心”挂靠机械工程学院管理,开展制造信息化产品研发、咨询、培训服务等工作,该中心设有CAD/CAM研究室、CAE研究室、PDM研究室、ERP/SCM/CRM研究室、ASP研究室。中心培训部已设置国家电子商务师鉴定培训点、现代软件课程远程培训点、先进制造技术培训点。
  学科:工学
  门类:电气信息类
  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
  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
  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字分析、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电子工艺实习、硬件部件设计及调试、计算机基础训练、课程设计、计算机工程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或理学学士

广西大学于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在提高工科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5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面向全国招收“卓越工程师”班学生30名。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素质和科学与专业基础知识,能够从事大化工过程工程和产品工程的研制与开发、装置设计、生产过程的控制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工程(师)技术和管理人才。

“卓越工程师”班专业学制四年,按照“3+1”模式实施,即学生有3年时间在校学习,累计1年时间在企业联合培养基地学习和进行毕业设计。优秀学生还可以获得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的资格。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食品专业是以农、牧、渔、林业的产品为原料,经过物理和化学的加工过程以及化学转变、酶法转变等,使之成为各种食品的专业。广西是农业大省区,具有丰富的亚热带农业资源和水产资源,近年来食品工业借助生物工程技术又有了很大的发展,为食品工程专业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一定的实验技能,能够在药学领 域从事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药物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药学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药学、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接受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药剂学等相关学科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具备药物研究与 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和药物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药学、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2.掌握药物分析、药物化学、药物制剂、药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实验技能、方法和技术; 3.具备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能力; 4.熟悉药事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5.了解药学及相关领域前沿与发展趋势、医药行业发展需求; 6.具有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理 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综述的基本方法。 主干学科:药学、化学、生物学。 核心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临床医学概论、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物动力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教学、研究见习、医药企业(或研究机构、医院、 社区药房)见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多种形式。 主要专业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生物化 学实验、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药物化学实验、天然药物化学实验、生药学实验、药剂学实验、药 理学实验、药物分析实验、药物动力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海洋科学专业为我校新增特色本科专业,包括海洋地质、海洋生物与生态、海洋化学与环境保护三个主要方向。专业采用“菁英班”培养模式,秉承“政产学研相结合”和“协同育人”的培养理念,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科学文化素养,能够较系统扎实地掌握海洋科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科研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研究型人才。

暂无此专业简介
该专业培养学生掌握工程力学、水力学、岩土力学及工程结构的基本理论,掌握水工建筑物的设计理论和技能,掌握水流试验,施工系统分析和科学管理的基本知识,具有计算机应用的能力。
  主要课程有:工程力学、水力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学、工程测量、工程水文学、工程经济学、水利水能规划、水工建筑物、水电站、施工、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
  毕业生可在水利水电部门、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从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管理、教学和科研等工作。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了解日本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文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等部门,从事管理及接待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掌握较系统的日语文学基础知识,了解我国国情和日本国社会文化,具有运用日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基础日语、日语语法、日语阅读、日语听说、日语写作基础,报刊导读、日本历史、日本概况、日本文学史、日本经济、语言实践活动、社会实习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可设置的专业方向:科技日语。   

  就业面向:各级政府涉外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关、学校、三资企业等部门,从事外事、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接待服务和管理工作。

  学科:法学
  门类:政治学类
  专业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能在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与方法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分析方法;
  3.具有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能力;
  4.了解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的理论前沿、发展动态;
  6.掌握文件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定的科学研究和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政治学、教育学

  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思想政治道德观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伦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专业实习、以及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如学生政治辅导员、少先队辅导员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或教育学学士

  学科:工学
  门类:电气信息类
  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
  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
  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字分析、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电子工艺实习、硬件部件设计及调试、计算机基础训练、课程设计、计算机工程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或理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科、学制4年r该专业是广西重点建设专业,动物预防兽医学是区重点建设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3人,有硕士点三个。
  该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动物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及人畜共患疾病防治的高级动物医学技术人才。主要学习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与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学、诊断学、传染病学、寄生虫学、动物食品卫生学、兽医临床学等课程。毕业生掌握动物疾病诊断防治、食品卫生检验、动物药品等基本理论知识及方法与技术。适合到各级动物疾病防治部门、外贸、海关兽医检疫系统、动物药品厂、动物园、科研及大中专院校等部门工作。
  学科:哲学
  门类:哲学类
  专业名称:哲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企业等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历史,以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基础知识,受到中西方哲学的基本理论和发展线索的系统教育,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业务能力的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理论和历史;
  2.具有一定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的相关知识;
  3.掌握哲学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治学方法和相应的社会调查能力;
  4.了解国内外哲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了解国内外最重大的实践问题和发展动态;
  6.具有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哲学

  主要课程: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逻辑学、心理学、中外哲学原著导读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实习、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等,一般安排10周左右。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哲学学士




  学科:理学
  门类:生物科学类
  专业名称:生物技术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较系统的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基础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发酵工程及细胞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生物技术及其产品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熟悉国家生物技术产业政策、知识产权及生物工程安全条例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生物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

  主要课程: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生化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发酵工程设备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10-2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广西优质本科专业、广西优势特色专业,2016年、2019年连续两次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获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立项。该专业以现代制造模式的全局形态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和实验内涵,为培养创新型制造业人才提供拓展性的学习和训练空间;同时与企业密切联系,紧跟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人才资源和设备资源,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构建优异的人才培养体系,与企业全程互动,协同育人。
主要课程: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热工学基础、控制工程、传感与测试技术、液压传动、机械电气自动控制、数控机床及编程、智能制造导论、特种加工技术、有限元分析、智能制造技术基础、数控加工实验技术、机电液分析与测控实验技术、机械电气自动控制实验技术、企业综合实践、机械工程综合应用实践、导师制课程等。
就业去向:毕业后主要在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的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技术部门,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方法,从事先进机电产品研发、机械优化设计、机械制造工艺优化设计、产品质量控制、生产系统信息化管理以及技术服务等工作,部分学生继续升学深造,从事机械工程科学研究和应用研究。

该专业是材料科学、机械学交叉融合的宽口径专业。通过热加工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宏观性能和表面形状,研究热加工过程中的相关工艺因素对材料的影响、模具设计理论及方法、模具制造中的材料、热处理、加工方法等问题。通过培养使学生成为在机械、模具、材料成型加工等领域从事应用开发、工艺与设备的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有: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工程材料、材料成型原理、材料加工冶金传输原理、材料成形计算机模拟、塑性成形工艺及设备、模具CAD/CAM、现代模具设计方法、模具制造工艺学、铸造工程基础、焊接工程基础等。

毕业后可以胜任材料、机械、能源、电力、信息、环保、汽车、航空航天、轻工、冶金等诸多部门的工作,同时也可以攻读更高学位。

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始创于1933年的电机系,现有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三个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学科”是自治区重点学科。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教职工110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36人,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学位的教师20人。各专业的教学实验手段齐备:计算机室拥有各种微机、终端200多台;高压实验室装备有进口的100万伏冲击电压发生器等设备;即将建成的电力系统仿真实验室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系资料室有各种学术资料5千多种,2.6万册。成人教育始于1982年,成人学历教育2003年开设专业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三个专科专业。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系统地、较好地掌握电子信息工程学科有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通信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应用与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的采集、传输、交换、处理和检测技术,掌握电子、通信方面的基础理论、系统组成原理,并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毕业生可在政府部门、邮电、广播电视、金融、电子、通信相关行业、公司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有关方面的工作。
  (2)本培养规格与培养途径
  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热爱科学事业养成良好学风,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艰苦求实、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
  专业业务方面: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通信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2)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继机车功能、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3)了解通信基本原理,具备一定的通信系统的分析能力。
  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6)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主修专业的技术问题和应用问题的能力。
  体育方面:
  了解体育运动的的基本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了解心理健康的知识与标准,掌握增进身心健康的方法。具有强健的体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3)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4)主要课程
  基础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电路分析基础、脉冲数字电路、程序设计基础、专业英语。
  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程:电路分析基础、高频电子线路、电磁场理论、单片机原理、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基础、电磁场理论、电视原理、现代音响技术、通信原理及自动控制原理。

该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优质专业。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培养具有扎实的自动化理论基础,掌握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知识面宽广,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应掌握电气控制技术、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检测技术与自动化仪表、电子技术、计算机通信和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数据技术等专业知识和技能。

主要开设的课程有:电路理论、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微型计算机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电机学与拖动基础、自动控制理论、检测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运动控制、过程控制、数据库应用基础、楼宇自动化等。

毕业生适合在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管理部门、科研院所从事与自动化及信息技术相关的系统运行与维护、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管理等工作,也可以从事计算机和电子信息行业的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工作。

  涵盖制浆造纸、包装、印刷和环保等行业,是与国民经济建设关系十分密切的重要产业,也是我区的支柱产业之一。具有产业的关联面广泛和不可替代性等特点。近年来,该专业坚持同企业建立“产、学、研”全面合作关系,硕果累累,特别是在各种高效、低污染制浆造纸技术方面,已完成多项高水平研究课题,部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且实现产业化
暂无此专业简介

该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现代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有较强管理工作实务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多学科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管理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管理文秘、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财务管理、应用统计学、组织行为学、管理定量分析、高等数学、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等。

毕业生可在各级党政机关和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以及工商企业等部门从事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各项管理工作。

该专业历史悠久,培养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系统掌握语言文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一专多能,能从事文学创作与评论、文化宣传、新闻出版、行政管理、文员秘书、文化产业、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以及能从事基础性科学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注重汉英及其他非英语语种的双语教学,培养学生具备系统扎实的汉语语言文学知识和良好的英语语言素养,了解第二语言习得规律和外语教学理论,熟悉跨文化交际技巧。

暂无此专业简介
广西唯一培养矿产资源开发、加工和利用领域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宽口径本科专业,自治区级重点建设学科。学生应掌握矿产资源开采、加工和利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从事矿产资源开发加工的规划、设计、生产管理、科学研究和城市控制爆破、地下工程建设、矿山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工作。主要课程有:工程化学、物理化学、环境工程、运筹学、经济管理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地质学与矿物学、现代矿床开采理论与实践、现代矿物加工理论与实践、流体力学与通风工程、岩体力学与测试技术、爆破工程、井巷工程、工程测量学、矿石可选性研究、选矿厂设计、矿产品市场与贸易等。毕业生可到相关企业、科研设计院所、大中专院校和人防、建筑、环保、贸易等单位和部门就业

该专业为广西大学重点专业,2015年获广西教育创优计划优势特色建设专业。具有作物环境与生态二级博士学科授权点1个,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有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环境生态学和作物环境及生态4个二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农业硕士专业下的农业资源利用和农业信息化2个专业领域专业硕士授权点;专业依托自治区重点学科农业资源与环境和“农业环境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培养具有扎实的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土地、环保、农资等部门或单位从事农业资源利用和管理、环境保护以及资源遥感和信息技术应用与开发等领域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学科:农学
  门类:动物生产类
  专业名称:动物科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动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与动物科学相关领域和部门从事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物生产与管理、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与动物科学相关的调查、分析、评估、设计等力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动物育种、繁殖、生产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动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及土地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3.掌握动物资源调查、种畜评估、繁殖技术、繁育体系、饲养和饲料配合、牧场设计、卫生防疫、畜产品开发利用和草地建设等方法与技术;
  4.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畜牧业生产和动物科学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5.熟悉动物资源保护、动物生产、畜产品流通、环境保护等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掌握文件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动物遗传育种学、动物繁殖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主要课程:动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动物遗传学、家畜育种学、动物营养学、饲料与饲养学、动物繁殖学、家畜环境卫生学、动物生产学、草地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23-25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本专业是广西唯一的法学类自治区级重点学科和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拥有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教学名师。拥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及法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3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个自治区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和1个自治区级校外实践基地。本专业着重培养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和具备较强法律实务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本专业开设了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救济法、环境法、国际法等21门专业必修课程。同时还开设了40余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律实践、实验选修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特别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和培养。本专业还与区内60余家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律师事务所建立了实践教学联合培养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专业实践、实习渠道。本专业毕业生具有极强的专业对口性,适合在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从事司法工作;在各级人大和党政机关、行政部门、事业单位从事立法、执法及综合管理工作;在律师事务所从事律师业务;在国有或私营企业、NGO组织、行业组织及社会团体从事法务工作;也可在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从事科研和管理工作。尤其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社会对法学专门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本专业毕业生将具有更为宽阔的就业和发展空间。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学科:

门类: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相应语语言基础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相应语言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相应语、高级相应语、报刊选读、视听、口语、相应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理论、语言学概论、主要相应语国家文学史及文学作品选读、主要相应国家国情等 。

就业方向:可从事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

学科:

门类: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相应语语言基础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相应语言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相应语、高级相应语、报刊选读、视听、口语、相应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理论、语言学概论、主要相应语国家文学史及文学作品选读、主要相应国家国情等 。

就业方向:可从事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广西大学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中建校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学校的前身是“国立广西大学”,始建于1928年,首任校长是教育家马君武博士。1952年,毛泽东主席亲笔为广西大学题写了校名。1998年10月24日江泽民总书记为广西大学题写了“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团结奋斗 努力办好广西大学”的指示,为广西大学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现学校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15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5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化学化工学院是本校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几十年来,化学化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有中科院院士1人。现有环境与化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化学、计算机过程控制与制冷工程五个大专业。其中环境与化工、化学专业实行大类招生,环境与化工类方向有环境工程、化学工艺、精细化工、生物化学工程、化工商务和化工计算机应用方向;化学类方向有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环境监测、高分子材料化学、天然有机化学、无机固体材料化学以及催化化学。有化学工艺博士点,化学工艺、环境工程、化工机械和应用化学四个硕士点。在校学生达1600多人。化学工艺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化工工艺与环境工程、应用化学技术与资源开发两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教师人才荟萃,有博士后2名,博士13名,硕士50名,师资力量雄厚,其中有教授11名,副教授56名;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56名。学院重视科学研究,设有化学工程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和建筑材料工程研究所,下设12个研究室,科研力量雄厚,科研硕果累累,已完成科研项目100多项,其中有10项成果获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奖励;1997年以来获得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多项自治区科委、自治区教委资助项目,目前在研究项目达30多项。主要研究领域有无机化工与化工冶金、生物有机化学与化工、环境保护及“三废”治理、无机非金属材料、化工过程机械与过程原理、精细化学品研究与产品开发、林产化工研究与产品开发、天然物化学与药物化学、材料物理化学与高分子材料化学、工业催化及新型建筑材料。可工业化的成果有采用连续催化精馏技术生产醋酸丁酯新工艺、新工艺生产氯乙酸、添加木薯淀粉可降解农膜、BX氮氢气压缩机气阀、利用木薯淀粉渣和黄浆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木薯变性淀粉生产技术、木薯渣生产酒精技术以及水合锑酸钠生产技术。自97年以来,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500余篇,被索引(SCI、EI、ISTT)收录的论文70余篇,专著教材5部,获发明专利8项。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日本、美国、韩国、泰国和印度等国家的6个大学或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学院现任院长童张法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是自治区“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专家。学院在“十五”期间获政府投资建设资金2500万元,相信在“十六大”精神鼓舞下,乘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学院将取得更加辉煌的业绩。
暂无此专业简介
该专业培养学生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独立进行建筑设计的能力,初步掌握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及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具有初步CAD操作的基本技能。
  主要课程有: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及原理、建筑历史、建筑结构与建筑力学、建筑构造。毕业生可在建筑设计部门、高等学校、科研部门从事建筑设计、教学和科研工作。
2026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3398    本科毕业人数:4657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6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气类 计算机类 机械类 经济学类 新闻传播学类 材料类 土木工程 建筑学 工商管理类 食品科学与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电子信息类 能源与动力工程 化学类 物理学 数学类 水利水电工程 生物科学类 环境工程 药学 海洋科学 公共事业管理 汉语言文学 汉语国际教育 法学 日语 哲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思想政治教育 轻工类 矿物资源工程 动物医学 林学类 农业资源与环境 植物生产类 动物科学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轻化工程 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生物技术 越南语 泰语 少数民族预科班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3 4 4 4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0 15 10 15 10 10 15 1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西 0 5 5 5 5 0 5 5 5 5 5 5 5 5 5 5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2 3 2 2 2 0 2 0 0 0 0 2 2 2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 0 12 10 10 0 0 0 10 0 1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5 5 5 0 0 0 3 0 3 0 3 4 3 0 0 3 3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3 3 3 3 0 3 4 0 0 3 3 3 3 3 0 3 3 3 3 4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5 0 0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3 3 3 5 0 6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10 10 10 1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6 6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0 5 5 5 3 0 5 5 0 5 0 5 0 5 0 5 0 5 5 5 5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福建 3 3 3 3 4 0 5 3 0 3 0 3 3 0 0 0 3 3 0 0 0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6 10 6 6 6 0 6 10 0 6 0 6 0 0 6 6 0 0 0 6 0 0 6 0 6 5 5 6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10 20 10 20 0 10 0 20 0 10 0 0 10 0 20 0 10 0 0 0 0 10 15 10 0 20 10 0 10 5 2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0 0 6 6 6 5 6 6 6 6 0 6 0 0 0 0 6 0 6 0 0 0 5 5 0 6 0 5 5 0 6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0 5 5 5 5 5 5 6 0 5 0 5 0 5 5 5 0 0 0 0 5 5 5 5 0 5 0 5 5 0 5 5 5 5 5 5 5 5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6 6 6 6 6 6 6 6 6 6 0 6 0 6 6 6 6 6 6 0 6 6 6 6 0 5 0 0 6 0 0 6 6 6 6 6 6 6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6 5 5 5 5 0 5 5 0 5 0 5 0 5 0 0 5 0 0 5 0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5 0 0 0 0 0 0 0 0 0 0
广西 46 186 61 129 84 42 103 168 48 106 26 146 67 41 66 37 38 12 43 42 45 29 63 41 17 74 15 11 33 19 82 30 55 108 30 215 94 13 3 3 3 3 3 3 3 20 20 0
海南 0 5 5 0 0 0 0 5 0 5 0 5 0 0 5 0 0 0 0 0 0 0 5 5 0 0 0 0 0 0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10 10 10 10 0 0 12 0 0 0 0 10 0 0 0 10 0 10 0 0 0 0 0 0 1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0 10 5 5 5 5 10 5 5 5 5 0 5 0 5 0 5 0 5 5 5 0 5 0 5 5 0 0 5 0 0 5 5 0 5 5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10 6 6 6 5 9 10 0 6 6 0 0 0 0 6 0 6 0 0 6 0 5 5 0 0 0 0 5 0 0 0 0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5 5 0
云南 0 8 0 6 6 5 8 8 0 6 0 6 6 6 6 6 0 6 0 6 0 0 5 0 5 5 0 0 0 0 0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5 5 1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5 5 5 5 5 5 5 10 0 5 5 5 0 5 5 5 5 5 0 0 5 0 0 5 0 5 0 5 5 5 5 5 5 5 5 5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2 2 2 2 0 0 2 2 0 0 0 2 0 2 0 0 0 0 2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2 2 2 2 0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3 3 3 3 0 0 3 3 0 0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4 4 3 2 0 0 4 4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