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警官学院

普通本科
广东警官学院
毕业生数据

1985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广东警官学院是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公安本科院校,学院主管部门是广东省公安厅,教育教学业务主管部门是广东省教育厅。2008年,学院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8年,学院被评为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学院是广东省公安机关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省级公安民警培训基地、公安部警务实战训练基地和外警培训基地。在70年余的办学实践中,学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坚持政治建校、依法治校,服务政法公安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公安专门人才培养基地和公安智库的作用,构建了具有广东公安特色的教育培训体系,形成了政治建校、警务化管理、校局合作协同育人、实战化教学等鲜明的办学特色。

【历史沿革】

学院前身是广东省公安干部学校,创办于1949年11月。1958年3月,与省政法干校、省民警干训大队、广州市公安学校、广州市行政干部学校合并为广东省政法干部学校。1974年9月,开展普通中专学历教育。1983年3月,建立广东省政法干部学院,开展成人专科学历教育。1988年8月,更名为广东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1992年12月,增设广东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开展普通专科学历教育。1998年5月,广东省人民警察学校并入广东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5月,建立广东警官学院,开展普通本科学历教育。

【办学条件】

学院建有嘉禾、滨江两个校区,占地面积共37.3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5.4万平方米,建有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宿舍、警体技能训练馆、战术训练楼等教学基本设施。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800.92万元。馆藏图书101.66万册,镜像电子专业图书48万册,文献资源建设特色鲜明,收集公安志和公安年鉴等特色公安文献376种630余册。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674人,其中专任教师320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专任教师249人,具有高级职称专任教师146人。有省部级教学团队7个,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省部级教学名师16人,全省公安机关十大金牌教官2人,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3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40人,兼任其他高校硕博士导师12人。

【专业设置与本科教学】

学院现开设侦查学、治安学、刑事科学技术、经济犯罪侦查、禁毒学、警务指挥与战术、交通管理工程、网络安全与执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行政管理、社会工作等12个本科专业,其中公安专业8个,非公安专业4个。现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经济犯罪侦查),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经济犯罪侦查);1个专业(侦查学)列入公安部重点专业建设点,5个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治安学、警务指挥与战术、交通管理工程、网络安全与执法、禁毒学),3个专业(经济犯罪侦查、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成为省级特色专业,4个专业(治安学、禁毒学、法学、行政管理)列入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部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优质课程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校级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35门,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

【科研工作】

学院大力加强科研平台建设,设有广东警官学院国内安全与社会稳定研究中心、新型犯罪研究中心、珠三角公共安全研究所、法学研究所、粤港澳警务发展与合作研究所、应急指挥与谈判研究所、警务心理研究所、物证科学研究所、警察体育科学研究所、廉政建设研究中心等10个校级研究机构;建有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广东省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国内安全与社会稳定研究中心、广东省政策咨询研究中心——公共安全研究中心等3个省级科研平台;建有广东天正司法鉴定中心、司法心理测试技术中心、物证鉴定中心等3个省级鉴定中心;学报《政法学刊》获得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第五届广东省优秀期刊等称号 。

【人才培养工作】

学院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和公安院校办学规律,主动适应广东政法公安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秉承“忠诚、责任、服务”校训精神,培育“勤学、苦练、求实、创新”优良学风,努力培养忠诚可靠、纪律严明、业务精通,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适应政法公安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7500人,建校70余年来,学院为广东政法公安机关和其他行业培养输送了20余万名业务骨干和专门人才,为广东政法公安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被誉为“南粤警官摇篮”。

【培训研修工作】

学院是广东省公安机关民警培训的主阵地,设有公安部警务实战训练基地和广东省公安机关基层所队长学校。2019年与省住建厅共建广东省城市管理和执法培训基地。2022年取得省级警用无人机驾驶航空器三级培训机构资质。学院培训规模逐年增大,2004年至2021年共培训88582人次,近三年年均培训量达5000多人次。主要任务包括:全国公安机关警务实战教官培训,全省市县公安局正职首任培训,地市级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及厅机关、缉私、边检等民警警衔晋升培训,警种专项工作培训,省内外各级政法、公安机关委托的各类培训,港澳警务人员研习班,公安部国合局交办的中欧警务培训项目培训班,外籍警察培训班等,以及国企、城管等政府机关委托的培训。2008年至2021年,学院完成了全省公安机关基层科所队正职轮训61期15396人次、副职8期3031人次。2015年至2020年,完成中欧警务培训项目培训班3期73人,外籍警察培训班34期23国556人,港澳警务人员研习班65期1505人。2010年被评为“全国公安教育训练工作先进集体”。学院是全省唯一的保安管理师职业技能专业培训机构,2015年起开设保安管理师职业技能培训班,截至2019年共完成2307人的培训工作。

在新的历史时期,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为办学治校总纲领和人才培养总遵循,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公安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忠诚、责任、服务”校训,坚持以智慧新警务为引领、以公安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改革创新,按照学院第一次党代会规划的宏伟蓝图努力奋斗。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法学
  • 警务指挥与战术
  • 禁毒学
  • 刑事科学技术
  • 网络安全与执法
  • 交通管理工程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治安学
  • 侦查学
  • 经济犯罪侦查
  • 行政管理
  • 社会工作

专业特色与优势:法学专业办学历史悠久,是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有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以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为导向,厚基础,宽口径,近年来通过司考的人数在省内高校中名列前茅,司考通过率也一直保持高水平,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欢迎。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熟悉我国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具有法律思维能力、法律实务技能和创新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法理学、宪法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商法学、国际法学、刑事侦查学、司法文书、律事实务等。

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与优势: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功能齐全的射击馆和战术训练设施;专业定位精准,专业课程设置全面、务实、合理;师资力量雄厚,有一支实战专家型教学团队,科研创新能力卓越,教学方法实战化,坚持“教、学、练、战”一体化的协同育人机制。

培养目标:培养政治坚定,纪律严明,警务实战理论功底扎实,警务综合技能过硬,警务战术素养全面,警务组织指挥协同能力突出,警务实战训练方法娴熟,应急管理与处置能力兼备,警务行动法律法规精通,适应各层次、多领域、多警种的复合型、应用型警务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遇抗控制技能、警械武器应用、警用特种装备应用、警组协同战术、特种攻击战术、危机事件谈判、公共安全危机处置、警务指挥学、反恐应急演练、警务实战教学法、临战心理学、侦查学、治安学、刑事科学技术、刑事法学等。

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禁毒学专业旨在培养政治坚定,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较强的实践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系统掌握禁毒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禁毒工作和警务实战的基本技能,能够适应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司法机关、海关及政府各级禁毒部门开展禁毒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禁毒工作是各级政府和公安机关及相关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禁毒学专业是为适应社会开展禁毒工作需要而设立的,我院是华南地区唯一开设本科禁毒学专业的高等院校。主要专业课程:法学基础理论、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民法学、警察公共关系学、犯罪学、公安学基础理论、犯罪心理学、禁毒学总论、禁毒法律法规、治安管理学、刑事侦查学、经济犯罪侦查、国内安全保卫学、侦查讯问学、侦查措施与策略、毒品违法案件查处、毒品犯罪案件侦查、公安文书写作、刑事科学技术、警察体育、警务战术、警务技能、枪械技能等。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良好的职业素质、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熟悉我国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系统掌握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实践和创新能力,能够胜任公安工作实际需要的网络安全执法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政治坚定,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较强的实践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熟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系统掌握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刑事技术鉴定工作和警务实战的基本技能,能够适应公安机关开展刑事技术及相关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手印学、足迹学、工具痕迹学、枪弹痕迹学、特殊痕迹学、文件检验学、刑事摄影学、法医学、微量物证分析、犯罪现场重建、痕迹信息系统、公安影像处理与分析、声像资料鉴定技术、视频侦查技术、特种摄影技术、笔迹检验学、印刷文件检验、污损文件检验、刑事案件言语识别、文件材料检验、现场血痕分析等。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核心课程有《网络攻防技术》、《网络安全管理》、《网络舆情导控》、《网络犯罪侦查》及《电子数据检验与鉴定》等。

专业代码:083108TK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犯罪侦查、网络信息监控技术、信息安全体系结构、电子证据分析与鉴定技术、互联网情报信息分析技术、互联网安全管理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和警察基本素质,具备扎实的网络保卫执法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经过针对软件开发技术、网络情报技术、计算机犯罪侦查取证技术和网络监察技术的专门学习与训练,能在公安机关网络保卫执法部门及相关领域从事与预防网络犯罪、控制网络犯罪和处置网络犯罪相关的执法、教学及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公安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网络安全与执法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相应的专业训练,具有组织实施信息网络安全保以及互联网违法信息的监控、信息网络违法犯罪的侦查办案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 2.熟悉我国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3.掌握扎实的数学、外语等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熟悉当前网络安全与执法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了解网络安全领域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4.了解相关专业的一般理论和知识。

专业优势与特色:师资队伍学缘结构优良,专职教师队伍中教授职称和博士学历专业教师占比超60%,有省交管局专家,欧洲事故调查与分析学会EVU(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Accident Research and Analysis)成员;有校级交通安全执法技术教学与研究团队,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交通综合仿真实验室。近5年来,承担5项公安部课题和多项广东省教科研项目。

培养目标:培养忠诚可靠、纪律严明、素质过硬,具有专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公安警务工作职业化、实战化要求,系统地掌握公安学、公安技术基本原理和专业基本技能,能够胜任一般公安工作基础上突出公安交通管理业务专长;培养能够从事道路执勤执法、车辆与驾驶人管理、道路交通秩序管理、交通事件调查与处理、交通安全防控等专门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汽车原理与安全性能、交通心理与行为、交通秩序管理、交通事故处理、交通事故现场勘验、车辆与驾驶人管理、交通控制、智能交通、交通事故重建、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应用。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 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 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 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3.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 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并 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 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离散结构、基本算法、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 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或者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0+48学时)、计算机导论(24+6学时)、集合论与图论(48学 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2+8学时)、电路44+16学时)、数理逻辑(32学时)、电子技术基础(32 +20学时)、数字逻辑设计(36+1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40+24学时)、近世代数(32学时)、计 算机组成原理(48+60学时)、软件工程(48 +16学时)、形式语言与自动机(32学时)、数理逻辑 (32学时)、数据库系统(40+24学时)、操作系统(40+16学时)、计算机网络(36+30学时)、算法 设计与分析(32学时)、计算机体系结构(48学时)。

示例二:计算概论(7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54学时)、集合论 与图论(54学时)、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54学时)、数理逻辑(54学时)、微机原理(54学时)、计 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54学时)、电路分析原理(72学时)、数字集成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 (54学时)、微电子与电路基础(54学时)、电子线路(72学时)、算法设计与设计(72学时)、脑与 认知科学(36学时)、人工智能导论(54学时)、编译技术及实习(54+72学时)、操作系统及实 习(54+72学时)、微机实验(0+72学时)、程序设计实习(0+72学时)、数字逻辑电路实验(O+ 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实验(0+72学时)、电子线路实验(0+72学时)、基础电路实验(0+72 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60+3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60+30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15 +15学时)、计算机导论(16学 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56+20学时)、软件工程(30+16学时)、数据库系统(40 +12学时)、编译 原理(52+16学时)、人工智能(46学时)、操作系统(54+24学时)、程序设计基础(44+32学时)、 数据结构(54+24学时)、离散数学(一)(54学时)、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76+20学时)、微机 系统(50+20学时)、离散数学(二)(3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计算机组成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治安学专业优势与特色: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校级特色专业,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省级警察心理训练中心;师资力量雄厚,建有省级教学团队,师资队伍中有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优秀教师、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公安部优秀教官。由治安学学科带头人主持的广州市公共安全重点研究基地、广东警官学院珠三角公安安全研究所,研究成果颇丰,多次直接参与了政府决策,有较大社会影响。培养目标:培养忠诚可靠、纪律严明、素质过硬,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警务实战能力,能够按照公安工作职业化、实战化以及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要求,系统掌握治安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治安管理工作和警务实战的基本技能,能够适应公安机关开展治安管理及相关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公安学基础理论、治安学导论、社区警务、公安人口管理、治安秩序管理、治安案件查处、危险物品管理、治安情报信息、公安群众工作、安全技术防范、涉外警务、公安管理学、保卫学、道路交通管理、消防管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刑事侦查学基础、刑事科学技术基础、犯罪学、犯罪心理学、刑法、刑事诉讼法、警务战术、枪械技能等。

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具有忠诚、责任、服务意识,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实战能力,能在公安、检察、国家安全、纪律检查、边防和消防、海关缉私机关等部门从事案件调查、刑事侦查、刑事执法工作的专门人才。

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侦查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主要专业课程:公安学基础理论、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侦查学原理、侦查措施与策略、刑事侦查学、犯罪现场勘查、信息侦查、刑事案件侦查、经济犯罪侦查、刑事科学技术、侦查讯问学、国内安全保卫学、治安管理学、警务战术、警务技能和枪械技能等。其中《侦查措施与策略》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刑事侦查学》为公安部和广东省精品课程。

经济犯罪侦查专业是公安院校为适应公安行业对经济犯罪侦查专门人才需求而设置的新兴专业。本专业旨在培养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具备多元知识结构,实战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胜任公安、检察、海关部门,民航、铁路等企业公安部门从事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刑事执法工作的专门人才。

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公安学基础理论、刑法学、刑事诉讼法、经济法学、经侦经济业务基础、经济犯罪侦查概论、金融犯罪案件侦查、商贸犯罪案件侦查、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侦查、涉税犯罪案件侦查、会计资料勘查、刑事案件侦查、侦查讯问学、现场勘查、侦查措施与策略、警务技能、枪械技能等。

第九轮广东省重点学科—特色重点学科,广东警官学院经济犯罪侦查于2009年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一定的自然科学素养,具备行政学、政治学、管理学和法学等方面知识,掌握系统扎实的行政管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基本技术,在公共安全管理或社会管理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和特长,适合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从事行政管理、公共安全管理或社会服务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行政管理学、公共经济学、政治学原理、行政法学、社会研究方法、公共政策分析、中国政府与政治、管理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领导科学、行政组织学、管理心理学、电子政务、国家公务员制度、公共危机管理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充分依托公安院校优质资源,适应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需要,培养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备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以强化实际能力为中心,掌握系统扎实的社会调查研究技能和社会工作实务技能,在社区矫正、社会矛盾化解、禁毒戒毒、弱势群体援助以及犯罪预防等司法社会工作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和特长,适合在民政、劳动、公安、司法等政府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从事社会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工作伦理、社会工作理论、法学概论、管理学概论、社会工作导论、社会保障概论、社会政策、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越轨社会学、矫正社会学、禁毒社会工作、学校与青少年社会工作、人民调解技巧与实务、社会问题与社会工作等。

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0    本科毕业人数:1985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法学 警务指挥与战术 禁毒学 刑事科学技术 网络安全与执法 交通管理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治安学 侦查学 经济犯罪侦查 行政管理 社会工作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福建 4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4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4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4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4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264 150 100 210 120 120 40 345 300 100 100 100
广西 4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海南 4 0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4 0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4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云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