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东学院

普通本科
赣东学院
毕业生数据

1720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学校概况

赣东学院是2021年1月25日经教育部批准,由原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转设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学校。抚州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学校建设和发展,将赣东学院建成具有“区域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

学校坐落在“才子之乡”--江西省抚州市。校园环境优美,办学设施完备,现有专业涵盖理、工、文、经、管、法、艺、教等八大学科门类。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着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较强社会经济建设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

综合实力

学校前身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综合实力排名列全国独立学院百强。在江西省普通高校首轮(2015-2018年)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会计学、财务管理、汉语国际教育、测绘工程等6个专业在全省13所独立学院中排名第一,英语、电子信息工程等5个专业排名第二,总体评价排名位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

师资队伍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400余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130余人。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分析报告(2012-2019年)”中,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教师教学竞赛状态数据”在全国独立学院中排名第26位,居省内第一。

配套设施

校内图书馆藏书资料丰富,拥有馆藏图书60余万册,电子图书150万册,各类电子文献数据库16个。拥有各类实验室92个、工程训练中心1个,配置有完备的专业仪器设备。花园式校园拥有地质博物馆、实验大楼、室内体育馆等各项配套学习设施。

科研工作

学校有科研团队6个,近几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9项,省级科研项目85项,市级科研项目56项,获专利成果118项,省级科研成果奖励2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3篇。

教学成果

学校现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校级教学团队5个。近三年,获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级线上优质课程三等奖1门、优胜奖2门,主持省部级课题20余项,指导学生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100余项。

素质教育

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学生在国际、国内各类学科竞赛中屡创佳绩,近3年获省级以上奖项407项,其中国家级奖项67项。2015-2020年全省本科生测绘技能大赛中连续6年蝉联冠军。学校注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众多知名企业共同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并与多家企业合作建设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0项。

国际合作

学校注重国际化教育,与日本城西国际大学、美国富兰克林大学、爱尔兰阿斯隆理工学院等多个国家的高校开展了合作,并参与东华理工大学与尼泊尔特里布汶大学联合建设孔子学院。

就业创业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全程开展就业创业教育,与多家知名企业在校内共建“双创”实验实训室,分别在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区建立实习就业基地68个。学校多次获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评估优秀单位。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法学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工程管理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汉语国际教育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会计学
  • 机械工程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日语
  • 软件工程
  • 市场营销
  • 体育教育
  • 通信工程
  • 土木工程
  • 网络工程
  • 网络与新媒体
  • 英语
  • 资源勘查工程
  • 自动化
  • 财务管理
  • 测绘工程
  • 地理信息科学
  • 电子信息工程

本专业为江西省品牌专业,拥有《民商法》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该专业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更注重实务技能的培养,与当地法院、检察院、各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等单位建立了长期教学实践基地。

主干课程:民法、刑法、行政法、法理学、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经济法、商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宪法、知识产权法、中国法制史、环境法与资源保护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法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法律实务基本技能,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法律服务部门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在政法部门和其他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从事审判、检察、律师、法律顾问、司法行政管理和涉外法律服务工作,以及法律教育或研究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从事服装与服饰设计策划和时装研究方向,具有较强的设计创造能 力和动手制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市场设计意识和市场竞争能力,掌握服装企业、服装市场的基本 运作知识,以及把握时尚潮流并进行流行预测的基本方法,能在服装艺术设计领域与应用研究型 领域及艺术设计机构从事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能够掌握服装与服饰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专业知识和基本专业技 能,能够理解服装与服饰设计的概念和掌握设计方法,通晓从灵感到表现、从绘画到造型的全 过程。 同时,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一般还应具备以下要求: 1.在素质结构方面,要求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具备法制意识、诚信意 识和团体合作意识;在文化素质上要求具有较好的人文学科知识和艺术修养;具有现代意识、人 际交往意识;要求身心健康。 2.在知识结构方面,要求除掌握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能力外,同时还应具 有一定的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文献检索、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工具性知识,以及艺术、历 史、心理学等方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艺术设计创造的专业技能和方法,具有各类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饰配件 设计以及成衣制作的能力,掌握服装美术知识、服装画、服装色彩、图案设计、手工印染、摄影等一 些与服装设计相关的基础知识及操作能力; 2.具有独立进行艺术设计实践的基本能力,具有服装广告设计、商品展示设计的能力; 3.了解有关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政策和法规,具有服装生产、经营管理以及市场预测的 初步能力; 4.了解国内外艺术设计的发展动态,掌握服装历史、服装美学及社会心理学知识,具有较强 的审美能力。 主干学科:艺术学、设计学、美学、人体工程学、心理学。 核心课程:中国工艺美术史、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服装设计方法、服装画技法、面料纹样设计、 面料塑形、服饰配件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与制作、立体裁剪、中西方服装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总体实践教学体系,由所属教育范畴的艺术实践和属综合教育 范畴的社会实践共同构建而成,目的是着重理解和掌握本专业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应用能力、 教学与研究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并将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教学内容密切 地联系在一起,结合社会、企业的项目课题进行实践训练,为学生积累就业经验。 主要专业实验:在传统车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在服装加工车间、模型加工车间和金属 加工车间等进行相关设计制作和材料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主干课程:工程估价、土木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土木工程材料等课程。

培养目标: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具备工程咨询、工程监理、工程造价管理能力,能够在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工程监理、工程造价管理、工程施工、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及研究工作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或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建筑施工企业、工程建设监理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咨询公司、国际工程公司、金融投资机构等单位从事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相关工作。

主干课程:管理学、会计学、国际贸易理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经济贸易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国际市场调研、国际商务谈判、电子商务、海关报关等基本技能;对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及国际市场营销等学科领域具有一定研究能力;能在外贸企业、大中型企业贸易部门、政府经济部门等相关工作岗位从事国际贸易、国际商务与交流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后能在各类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大中型企业、贸易公司、政府机关等部门从事国际贸易实务工作,能在金融机构的国际业务部,国际运输、物流仓储等单位从事国际商务,也可通过进一步的深造从事国际经济方面的教学科研等工作。

本专业为东华理工大学重点建设本科专业,与尼泊尔特里布汶大学联合建设孔子学院,为该专业学生提供汉语志愿者实习基地,并与上海子宇汉语签订实习基地合作协议,每年定期选拔学生赴泰国和韩国实习或就业。

主干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汉字文化、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写作、文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跨文化交际、综合英语、英语听说、英语写作、英语翻译、第二外语(日语)、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专业岗位素质和创新创业意识,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汉英双语会话和写作、汉英互译、跨文化交际等能力的综合型和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在国内外孔子学院、孔子课堂或相关语言培训机构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或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专业外贸机构、三资企业、新闻出版、文化传媒等单位从事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相关工作;也可在大中专及中小学和语言培训中心、科研部门等从事汉语教学、科研工作。

主干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工艺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设计。

培养目标: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化学化工基础理论,获得化学化工工程师或科学研究基本训练,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产品开发与工艺设计的技能,有较强的工程观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学生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思维能力,具有在相关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可在化工、炼油、能源、轻工、医药、材料和环保等部门从事设计、开发、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

主干课程:会计学原理(A)、财务会计学(A)、审计学、财务管理学(B)、经济法(A)、税法、成本会计学、会计电算化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会计、财务管理、税收和审计等方面扎实的理论知识,具有熟练的会计帐目处理、财务管理等方面实际操作能力,能够在工商企业、事业单位、金融企业和政府机关从事会计核算、资产管理、财务管理、投资理财、税务筹划和审计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后在取得会计上岗证、电算化证的同时,能在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及通过进一步的深造从事财务会计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

主干课程:机械制图、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微机原理与控制技术、几何精度设计、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控制工程基础、现代测试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学、机电传动与控制、液压与气压传动、汽车构造、汽车发动机原理及构造、机械CAD/CAM、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汽车底盘设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高尚的情操,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拆装调试、数控加工等专业基础理论和技能,懂得汽车构造、汽车零部件制作、工业过程控制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机械产品设计拆装测试与维护、机械自动化装置的设计、加工、调试与运行管理的应用技术型工程技术人才。通过专业学习,使学生在汽车制造、机器人以及机械加工、磨具行业领域内具有设计、工程管理与生产运行管理能力。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机械工程设计、汽车制造、机器人、数控设备、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机械零部件设计与加工制造、机械设备操控与拆装维护、机械工程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还可以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从事技术开发、集成创新和机械产品研究设计等工作,就业前景广阔,具有“社会需求量大、专业适用性广、工资待遇高”等优势。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与方法,具备运用所学计算机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VB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操作系统、WEB技术基础、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Java程序设计、软件工程等课程。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软件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各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拥有赴日本留学的国际化合作办学项目,与日本城西国际大学以“2+2、3+1”的形式联合培养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日语人才。

主干课程:基础日语、高级日语、商务日语、日语语法N1N2、日语口语、日本概况、N1N2能力考级模拟实践、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实务、学年论文、翻译实践等。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行业、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日语专业知识与能力,并广泛掌握本专业相关学科知识,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的日语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就业方向:日本城西国际大学留学,赴日读研或工作;各级各类学校从事日语教育教学与科研工作;各类对日经贸公司的商务翻译、外贸洽谈等相关工作;对日电子商务的平台运营与管理等相关工作;中日旅游观光行业的导游、酒店管理等相关工作;日本企业的财会、营销服务、秘书助理等相关工作;赴日营销代表、驻日商务代表等相关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 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 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相 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 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 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 学与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

4.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 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5.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作为软件工 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6.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 方案,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7.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 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软件工程技术伦理 的基本要求;

10.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 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系统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具备 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具备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觉学习随时涌现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术,使自己的专 业能力保持与学科的发展同步。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系统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设计、 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软件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离散数学(64学时)、计算系统基础(64+48学 时)、计算与软件工程I(个人级软件开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Ⅱ(小组级软件开 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Ⅲ(团队软件工程实践)(16+96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 (64+48学时)、操作系统(48+48学时)、计算机网络(48+48学时)、数据库系统(48+48学 时)、软件需求工程(32+32学时)、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32+32学时)、软件构造(32+32 学时)、软件测试与质量(32+32学时)、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32+32学时)、计算机组织 结构(限选)(48学时)、软件工程统计方法(限选)(48学时)、软件过程与管理(限选)(32学 时)。

示例二:程序设计基础(32学时)、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32学时)、数据结构(32学时)、 离散结构(32学时)、操作系统(32学时)、数据库系统(32学时)、计算机网络(32学时)、软件工 程概论(32学时)、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32学时)、软件体系结构(32学时)、软件项目管理 (32学时)、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32学时)、计算机应用与编程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面向对 象与交互式应用开发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 库应用系统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软件系统构思综合训练(实验64学时)、软件工程综合实 践(实验64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程序设计基础(60+20学时)、离散数学(64学 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0+16学时)、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与结构(52 +12学 时)、操作系统(62 +10学时)、数据库概论(52 +12学时)、软件工程导论(40+8学时)、网络及其 计算(56+16学时)、软件建模技术(30+10学时)、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32+8学时)、软件项目 管理(32+8学时)、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设计实验、系统分析 与软件建模实验、软件系统设计实验、软件测试实验、专业综合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主干课程: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营销策划、广告学、企业定价、公共关系学、网络营销、服务营销、分销渠道管理、促销管理、商务谈判与推销技巧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市场营销及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市场营销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备良好的商务谈判、市场调查、营销策划等基本技能;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在各类工商企业从事市场调查、市场营销策划、市场营销管理、大型活动的组织与策划等工作,也可通过进一步深造在党政机关、高等院校从事营销理论研究、教学等工作。

主干课程:运动解剖学、人体心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概论、体育教育学、田径、体操、网球、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武术、游泳等;选修课程设有运动训练学、体育测量与评价、体育统计学、体育游戏等。

培养目标:培养能掌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中、初等学校从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工作以及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社会体育场馆经营、体育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可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训练、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等工作,也可以从事健身指导员、裁判员、体育经纪人、体育营销以及体育管理者等职位。其中网球专项提高作为本专业特色方向,可从事网球教练员、网球场馆管理、 网球体育公司经营等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现代化通信基础理论,系统地掌握通信技术、通信系统、通信网和通信工程服务等方面知识,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受到严格的工程实践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通信、信息以及电子技术等领域中从事应用、开发、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线性电子线路、脉冲与数字电路、通信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现代交换原理、计算机通信网络、信息论与编码、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子线路CAD、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等。

就业方向:从事通信系统的研究、设计、生产方面的工作,也可在电信、能源、交通、金融等部门从事通信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或从事计算机通信和程控交换设备的研究、设计、开发、维护和工程应用工作,以及在高等院校从事相关教学工作。

主干课程: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施工、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混泥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桥梁工程、路基路面工程、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概预算、房屋建筑学等。

培养目标:掌握工程力学、岩土力学、土木工程结构设计、项目管理基本理论和法律、法规、经济、材料学、施工管理等基本知识,并获得土木工程师、建造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与技术、建设项目开发与投资分析、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工程监理等方面的能力,能够在房屋建筑、交通土建工程、市政工程、岩土工程和工程管理等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研究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就业于国土资源、城建、交通、水利、建筑设计等部门的相关领域,从事工程结构的设计、建造设计和施工管理等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也可以在政府部门、教学和科研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以及计算机和通信基础理论,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维护管理、安全保障和应用开发 相关的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管理能力和良好综合素质,能够承担计算机网络 系统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与管理 学知识;

3.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具备良好的工程素养以及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 神,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务实的工作作风;

4.掌握网络工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相关工具,并具有将其应用于网络系统的设计实 现、维护管理、安全保障和网络应用开发的能力;

5.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终身学习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适应学科 发展能力;

6.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 针与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伦理的基本要求;

7,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诚信意识和团 队精神;

8.具有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有良好的生活和体育锻炼习惯,身体健康。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机网络、数字通信、网络工程设计、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网络开发。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或者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计算机原理(58+6学时)、计算机程序设计(28+8学时)、数据结构(40+6学时)、 操作系统(46+8学时)、计算机网络(44 +10学时)、信息安全导论(30+6学时)、数据通信(32 +4学时)、互联网协议分析与设计(30+6学时)、网络工程(32+4学时)、网络应用开发与系统 集成(24 +12学时)、路由与交换技术(28+8学时)、网络安全(30+6学时)、网络管理(32+4 学时)、移动通信与无线网络(30+6学时)、接入网技术(32+4学时)、网络测试与评价(32+4 学时)。

示例二:离散数学(60学时)、电路与信号分析(50 +10学时)、电子技术基础(50 +10学 时)、计算机程序设计导论(40+20学时)、算法与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原理 (48 +12学时)、数据库原理与应用(20+20学时)、操作系统(50+30学时)、数字通信原理(50 学时)、计算机网络原理(50 +10学时)、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30+20学时)、网络应用编程 (20+20学时)、网络工程设计(20+20学时)、网络攻击与防护(40 +10学时)、网络管理与维护 (20+20学时)。

示例三:电工电子学(32+16学时)、数字逻辑电路(32+16学时)、离散数学(48学时)、程序 设计基础(64+32学时)、算法与数据结构(64+32学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32+32学时)、计算 机组成与结构(48 +16学时)、计算机操作系统(48+16学时)、数据库原理及应用(48 +16学时)、 计算机网络原理(48 +16学时)、路由与交换技术(48+16学时)、计算机网络安全(32+32学时)、 计算机网络管理(32+16学时)、TCP/IP协议分析与应用(48+16学时)、Windows或Linux服务器 管理与应用(32+32学时)、网络系统集成技术(32+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与实训、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网络工程设计实验、网络安全实验、网络管理实验、网络应 用开发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操作系统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与当地多家大型自媒体公司合作,建立了课后自媒体创作中心,为学生在校实习和创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主干课程:新媒体概论、传播学、新闻采访与写作、新媒体创意与策划、市场调查与预测、视听编导与创意、动画设计与制作、平面设计与制作、广告媒体传播、文化产业、网络法规与伦理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新媒体策划与制作、新媒体与信息网络的传播等知识体系,掌握网络传播、新媒体技术、市场营销、网络舆情分析等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新媒体信息采编和舆情分析能力,熟练掌握全媒体信息采写摄编播技能,能够创造性地开展新媒体产品研发、设计、制作与推广,适应时代需求,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适度、能力突出、素质全面、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在新媒体网站,商业网站,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新闻采编和网络产品运营工作;教科研机构,新闻出版行业,媒介传播公司从事新媒体策划与传播、新媒体研发、企业信息的组织与采集、新媒体内容管理与策划及策略分析等工作。

近年来,随着跨境电商的兴起和中小学英语师资需求增加,英语专业人才供不应求,为此,本专业着力培养跨境电商和英语教师人才。

主干课程:综合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语阅读、英语听力、英语笔译、英语口译、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实务、跨境电商基础、高级英语、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专业岗位素质和创新创业意识,掌握国际贸易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相关流程,具有比较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英语语言运用能力,适应行业及区域经济建设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就业方向:在国家机关、外事、外贸、外企、各类涉外金融机构、各跨境电商平台、商务管理公司、专业翻译机构、出版、新闻、旅游、高级宾馆酒店等部门承担商务管理、商务翻译、外贸洽谈、经贸文秘、英语编辑、记者、驻外商务代理、涉外公关、导游等工作;也可在各类学校和英语语言培训中心及科研部门等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主干课程:普通地质学、结晶学与矿物学、晶体光学与岩浆岩石学、沉积岩石学、变质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与地史学、地球化学、矿床学、大地构造与区域地质学、宝石学概论、资源勘查学。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开拓精神和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学生基础扎实、素质全面,通过掌握地质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宝玉石的基本性质、宝玉石鉴定方法、宝玉石商贸、宝玉石设计及加工工艺流程,从而具备运用现代技术和方法鉴定、加工、设计、鉴赏珠宝玉石的能力。

就业方向:可从事典当行业、拍卖行业、国家以及各地方检验中心、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各大中小珠宝公司(包括原料、加工、销售等公司)、个人销售(实体或网络)、珠宝职业教育等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

主干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Keil&C语言程序设计、体育、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电机与拖动、PLC原理及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运动控制系统、嵌入式系统设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气控制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高尚的情操,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与电子装配调试技能、控制理论与工程、检测与自动化仪表、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专业基础理论和技能,懂得电机控制、电气控制、工业自动化生产过程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电气控制产品设计安装测试与维护、自动化生产线系统的设计、调试与运行管理的应用技术型工程技术人才。通过专业学习,使学生具有电子制作实践、电机控制技能,熟悉汽车电器、飞行器控制、一般机器人的设计制作以及工业自动化行业领域内的设计、工程管理与生产运行管理技术。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工业计算机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自动化设备管理与维护、智能家电、机器人、数控设备、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调试工作。可跨专业从事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相关领域的设计开发工作;还可以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从事技术开发、集成创新和智能控制产品研究设计等工作,就业前景广阔,具有“择业面宽、就业好、待遇优”等优势。

主干课程:中级财务会计学、财务管理学、财务报表分析、证券投资学、高级财务管理学、计算机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学、纳税筹划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财务、金融管理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以及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后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及有关部门从事财务管理、会计管理、金融管理、投资理财、风险管理等实际工作及通过进一步深造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主干课程:测量学A(I)、测量平差基础、大地控制测量学、工程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图学基础、GPS原理与应用、不动产测量与管理、GIS软件应用、遥感原理与应用等课程。

培养目标:掌握测量工程技术、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各类测绘仪器及空间数据处理软件的应用,具备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表达与应用的能力,能够从事各类工程测量与工业测量、变形监测、测量自动化、数字化测图、地理信息采集与数据处理等方面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级测绘科技人才。

就业方向:在城市规划、交通、房产、建筑、矿产资源勘查、国土资源调查、核电等领域承担工程测量工作;在数字城市、智能交通、土地资源调查等行业从事数据采集与处理工作;在政府部门、教学和科研单位从事测绘地理信息相关管理与研究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学基础知识,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 本技能,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能在科研、教学、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相 关部门从事地理信息科学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 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地理信息科学、信息科学、地球科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与应用软件、遥感图像处理和地学信息提取技术、卫星 导航定位系统原理与应用,具有空间分析和数学建模的基本能力;

3.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了解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领域研究发展前沿,能熟练地运用地理 信息系统遥感与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技术解决地理学中的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和决策支持相关 问题;

4.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达到规定的等级。

5.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具有创新意识和协同攻关能力,能在教师指导下从事地 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或具体应用;

主干学科: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遥感。

核心知识领域:地理信息系统理论与应用、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学、地图学、空间数据库、卫 星导航定位原理与应用。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地球科学概论(96学时)、地理信息系统原理(48学时)、GIS设计和应用(64学时)、 网络基础与WebGIS(32学时)、地图学(48学时)、地貌与自然地理(32学时)、遥感概论(48学 时)、遥感图像处理与实验(80学时)、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应用(32学时)、空间数据库(32学 时)。

示例二:地理信息系统原理(54学时)、地理信息系统技术(72学时)、地理信息工程(54学 时)、地图学(72学时)、空间定位技术(54学时)、遥感概论(54学时)、遥感数字图像处理(72学 时)、C语言与程序设计(72学时)、空间数据结构(72学时)、空间数据库(72学时)、计算机图形 学(72学时)、GIS算法基础(72学时)。

示例三:自然地理学(88学时)、人文与经济地理学(48学时)、地图与测量(88学时)、卫星 导航定位原理与应用(32学时)、地理信息系统原理(56学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应用(72学 时)、地理空间分析与建模(48学时)、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编程(48学时)、遥感概论(48学时)、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测量学与地图学实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空间分析方法与应用、遥感 图像处理、科研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实习、地理学综合实习。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主干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Keil&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Verilog HDL数字系统设计,智能仪器,高频电子线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子测量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自动控制原理,微机控制技术

培养目标:今天是电子信息技术大发展的时代,电子技术的应用已渗透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人们也越来越离不开运用电子技术与物联网开发的电子产品。本专业培养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高尚的情操,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具有电子信号采集处理、产品设计、装配、测试和管理能力的应用技术型工程技术人才。通过专业学习,使学生具有电子技术基础和实践能力,有比较好的科技文化知识,熟悉汽车电子仪表、家用电器、智能仪器、物联网等行业电子产品设计、制造。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电子产品制造、装配调试、智能设备检测维护、物联网设计应用等工作,可以在汽车电子仪表、家用电器、智能设备、移动物联网等行业从事产品设计、生产、装配、测试、维修、技术管理和电子元器件、产品设备的市场推广与销售工作,具备初步的电子系统设计和集成应用开发等工作能力;特别在新兴的物联网工程、智慧城市建设、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面有广阔的发展前途。还可以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从事技术开发、集成创新和智能系统设计工作等,具有就业前景好,职业选择面宽,专业适用范围广,薪酬待遇高等优势。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0    本科毕业人数:1720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财务管理 测绘工程 地理信息科学 电子信息工程 法学 服装与服饰设计 工程管理 国际经济与贸易 汉语国际教育 化学工程与工艺 会计学 机械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日语 软件工程 市场营销 体育教育 通信工程 土木工程 网络工程 网络与新媒体 英语 资源勘查工程 自动化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福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云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