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普通本科 科研院所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毕业生数据

41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生地所)成立于1998年7月7日,由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1961年成立)和新疆地理研究所(1965年成立)合并而成。   新疆生地所面向国际干旱区生态与环境领域科技前沿,面向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重大需求,面向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总目标,创新干旱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在干旱区生态学与干旱区地理学领域,围绕干旱区自然资源开发、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开展研究和试验示范,在亚洲中部干旱区生态与环境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骨干和引领作用。   作为ldquo;四类机构rdquo;特色研究所,全面完成十三五ldquo;一三五rdquo;规划,其中培育方向ldquo;天山地区水系统变化与水资源安全研究rdquo;和代表性成果ldquo;干旱区人文地理和区域发展rdquo;被评为优秀,研究所人才队伍建设在ldquo;一三五rdquo;规划保障措施与重大改革举措中被评为优秀,并入选院人才工作典型案例。   研究所建有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荒漠-绿洲生态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新疆矿产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以及新疆旅游研究院、丝路绿色发展研究中心等研究所内设研究单元。国内建有12个野外观测研究站(其中3个为国家站),在中亚、伊朗和蒙古国建有19个国际联合野外观测研究站;建有院大型仪器区域中心、文献信息中心、新疆自然博物馆等支撑平台。建有ldquo;一带一路rdquo;国际科学组织联盟荒漠化专题联盟(ANSO-ACD);与相关国外机构联合,建有中美国际干旱区生态研究中心、中日干旱区生态研究中心、中国-比利时地理信息联合实验室、东非自然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中德干旱区生态系统管理与环境变化联合研究中心等。   截至2020年底,新疆生地所共有在职职工432人。其中科技人员306人、科技支撑人员82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12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09人。   新疆生地所是198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现设有地理学、生态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三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植物学、生态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六个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植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资源与环境、生物与医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十个专业一级(或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共有在学研究生440人(其中硕士生222人、博士生218人,包括来自9个国家的51名留学生),在站博士后57人。   2020年共有在研项目551项(包括新增项目156项)。其中,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面上项目40项(新增12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6项;承担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1项(新增1项);承担科技部创新实验区项目1项;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1项 、课题1项;承担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1项、课题4项(新增1项)、承担中国科学院重大专项课题2项;承担中国科学院国际伙伴计划项目1项(新增1项)。   研究所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解决重大科技问题上产出系列成果:构建了有物理机制的分布式区域水循环模型,系统解析了基于山地-绿洲-荒漠三大生态系统的水循环过程;明确了中亚造山带主体表现为ldquo;多增生楔-多期次-多方向-多方式rdquo;的增生造山,较为系统地解决了国际学术界关于古生代构造-古地理格局、增生造山作用结束时限与方式等争议;阐明咸海流域生态退化及其驱动因素,提出咸海综合治理生态规划方案,为咸海受损系统生态修复提供中国方案;阐明荒漠重要植物类群演化和多样性变化的大尺度空间格局,揭示其逆境适应的分子机制。上述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Biogeography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极大提升了研究所的国际学术影响力。   干旱区水资源与绿洲科学研究领域的SCI发文量位居全球第一,2020年发表论文750篇,其中SCI论文457篇;出版专著6部。ldquo;西北干旱区水循环与生态水文过程研究rdquo;荣获2020年度中科院ldquo;率先行动rdquo;计划第一阶段重大科技成果及标志性进展。肖文交院士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田长彦研究员荣获2020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奖;研究所获得2020年度的新疆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新疆自治区自然科学一等奖各1项。   围绕地方发展需求,多方面加强与政府、企业的合作, 主动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与地方单位签署十多项科技合作协议,服务地方项目新增92项;提出新疆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科技路线图;提出的ldquo;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建议rdquo;通过科技部立项论证和财政部预算审核,批准预算为6.8336亿元。授权发明专利ldquo;一种干旱区重盐土荒坡绿化方法rdquo;通过专利转让的方式实现了成果转移转化。对外投资企业5家,即新疆国科新生科技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乌鲁木齐中科帝俊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丝路畅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新疆中科吉奥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新疆福禾鑫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成效显著,有效提升了中国技术在亚非国家的影响力。在吉尔吉斯斯坦全境开展分布式低成本智能净水技术的示范与应用,获得吉国国家领导人批示;中科院国际合作项目ldquo;亚欧大陆干旱带荒漠化研究rdquo;完成了亚欧大陆干旱带荒漠化时空格局分布图;国家基金委重点国际合作项目ldquo;毛里塔尼亚风沙灾害形成机制及治理模式研究rdquo;完成了毛里塔尼亚地区土地沙漠化分类分级评估系统与分布格局图;科技部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ldquo;非洲绿色长城重点区域沙漠化防治实用技术合作研究与示范rdquo;建立了非洲ldquo;绿色长城rdquo;沙漠化数据库等。   2020年获批中国科学院PIFI国际访问学者项目5人,国际博士后项目3人;国际交流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形式,全年举办2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共计410人次参加;与联合国荒漠化公约、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学院、日本地球科学与灾害应对国家研究中心和波兰卡托维兹西里西亚签署4项合作协议和备忘录。外籍专家Philippe De Maeyer教授获中国政府ldquo;友谊奖rdquo;,Osama Mohamed副教授获新疆自治区外国专家ldquo;天山奖rdquo;。获批ldquo;一带一路rdquo;国际科学组织联盟荒漠化专题联盟(ANSO-ACD),与乌兹别克斯坦国立大学联合建立了 ldquo;中-乌生物与土壤联合实验室rdquo;。   新疆生地所是新疆土壤肥料学会、新疆地理学会、新疆植物学会、新疆科学探险协会、新疆自然资源学会的挂靠单位;研究所主办有英文刊《Journal of Arid Land》(SCI收录)、《Regional Sustainability》,以及中文刊《干旱区研究》、《干旱区地理》。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环境科学
  • 自然地理学
  •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 人文地理学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植物学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生态学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41    本科毕业人数:0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环境科学 自然地理学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人文地理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植物学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生态学
北京 0 0 0 0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0 0 0
河北 0 0 0 0 0 0 0 0
山西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0 0 0
浙江 0 0 0 0 0 0 0 0
安徽 0 0 0 0 0 0 0 0
福建 0 0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0 0 0 0
山东 0 0 0 0 0 0 0 0
河南 0 0 0 0 0 0 0 0
湖北 0 0 0 0 0 0 0 0
湖南 0 0 0 0 0 0 0 0
广东 0 0 0 0 0 0 0 0
广西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0 0 0
四川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云南 0 0 0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