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普通本科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毕业生数据

5557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学校标识码为:4150012607),前身是重庆兵器工业职工大学,由长安、江陵、嘉陵、建设、长江、望江、西车、泸化等八所职大组成。2003年在重庆兵工职大的基础上成立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19年5月27日,教育部正式下文(教发函〔2019〕36号),批准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本科)正式更名为“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成为全国首批本科职业教育试点高校,从2019年起面向全国招收本科学生。

学校位于重庆西部新区——璧山,校园占地约2800亩,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校园规划合理,依山而建,环境优雅,风景秀丽,建筑气势恢宏,教学设施完备,实训中心规模宏大,学生宿舍、体育场所、生活服务中心一应俱全,是宜居宜行宜学的优质校园。

学校在五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逐步形成“源于兵工、军校融合、服务国防”“对接产业、智能制造、优势突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办学特色。先后荣获“全国十大特色职业学校”“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百强”“全国双创示范单位”“全国校企合作先进单位”“全国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学校是重庆市首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定向培养士官高校,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军工安防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学校现开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技术、汽车工程技术、汽车服务工程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物联网工程技术、大数据工程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现代通信工程、工程造价、现代物流管理、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学前教育、环境艺术设计、舞蹈表演与编导等17个职业本科专业。另开设机械设计及制造、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装配技术、建筑工程、会计等41个专科专业。学校实验实训中心下设机械工程中心、中德汽车工程中心、智能制造工程中心、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中心、虚拟仿真教学实训中心,建有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3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25个,其中校外顶岗实习基地66个。学校馆藏纸本和电子图书合计近205.1万册。

学校现有教职工940人,其中专任教师79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教师246人,占专任教师的31.02%;具有研究生学位专任教师504,占专任教师的63.56%。

学校下设有机械工程学院、车辆与交通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艺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军士生学院、儿童发展与健康管理学院、数字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2个学院。现有专本科学生共计20938人。

学校积极搭建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协同育人平台,通过“联合定制培养方案”“合作开发专业课程”“共建教学团队”“共建实训基地”“订单培养”“产学研交流”等方式,实现多元化的校企合作。学校围绕校企铸魂赋能,产教多元就业”的就业方针,与红宇精工、长安集团、长江电工、中冶建工、重啤、比亚迪、吉利、蒂升克虏伯集团、药友集团、龙湖集团、融创集团等五百多家企业合作,涉及央企、国企、兵企、民企、中外合资企业等类型的企业。近五年,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达98%。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作为全国首批本科职业教育试点高校,学校将一如既往地保持职业教育属性和特色,坚持内涵建设、特色发展,努力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着力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和“具有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敬业精神”的职业本科人才,推动职业教育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为重庆乃至全国培养更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升本)
  •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专升本)
  • 大数据工程技术(专升本)
  • 物联网工程技术(专升本)
  • 工程造价(专升本)
  •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升本)
  • 现代物流管理(专升本)
  • 舞蹈表演与编导(专升本)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数字媒体技术
  • 工程造价
  • 环境艺术设计
  • 大数据工程技术
  • 现代通信工程
  • 汽车服务工程技术
  • 舞蹈表演与编导
  •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 物联网工程技术
  •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
  • 现代物流管理
  • 汽车工程技术
  • 机械电子工程技术
  •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 学前教育(专升本)
  • 数字媒体技术(专升本)
  • 机械电子工程技术(专升本)
  •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升本)
  • 汽车工程技术(专升本)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的 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工程素质、职业道德和人文科学素质,具备机械科学、材料科 学、自动化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在材料加工理论、材料成型过程自动控制、成型工 艺过程及装备设计及先进材料工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生产组织与管理, 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高级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及机械工程、材料科学、材料成型加工工艺及技术 和装备的设计方法与控制理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接受工程素质和人文科学素 质的基本培养和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在本专业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生 产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 子技术、材料科学、自动化基础、材料成型与控制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2.掌握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文 学艺术修养和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

3.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信息获取、处理、分析、总结和表达能力,具有计算机和外语应用 能力,具备初步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产品与工艺研究、设计、开发和生产组织与管理的能力;

4.了解国家有关行业和企业管理与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 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技 术标准,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5.了解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最新的发展动态,包括新工艺、新方法、先进的成型设备和 控制方法以及新的成型理论知识;

6.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 系统和过程的能力,设计过程中能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因素;

7.具有初步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终身学习 能力;

8.具有全球意识、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了解全球化背景下工程技术问题对环境和 社会的影响。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力学。

核心知识领域: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基础、控制工程基础、材料成型 技术基础、金属凝固原理及技术、金属塑性成型原理、材料连接原理与技术、材料成型设备、材料 加工CAD/CAE/CAM技术基础、先进材料成型技术与理论、热加工传输原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属工艺实习、电子工艺实习等工程训练以及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专 业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等。

主要专业实验:

1.工程力学实验、机械设计基础实验、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传动与控制技术实验等专业 基础实验;

2.热处理原理与工艺实验,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基本热处理工艺,以及钢铁热处理 后的各种主要的组织形态及性能实验等;

3.金属液态成型工艺实验,包括液态金属流动性测试、铸件温度场测试和定向凝固等;

4.塑性加工力学实验,包括真实应力一应变曲线测试、摩擦因子的测定、平面变形抗力的测 定和硬化曲线的测定等;

5.焊接原理实验,包括焊接热循环测定、焊接过程中的变形测定、焊接接头中残余应力的测 定等;

6.模具设计实验,包括模具拆装和模具CAD/CAM设计等;

7.材料成型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实验; 8.材料成型设备实验; 9.特种热加工成型工艺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与数字 媒体相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 方法,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和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在互动媒体、媒体网络、新媒体工程等领域从事 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和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数字媒体 技术领域的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网络化、交互性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数字媒体领域的核心技术,了解数字媒体创作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 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够为数字媒体内容的创作和传播提供基本的技术解决方案,具备设计、开发 数字媒体系统的基本能力;

5.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终生学习意识强烈,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 术、新知识、新创意的能力;

6.了解数字媒体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具备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信息技 术以及艺术创作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具有专利和版权的保护、利用、经营等创业意识;

8.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 能力;

9.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程序设计、网络与应用、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数字视音频处理、计算 机动画、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虚拟现实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32+32学时)、造型基础(16+32学时)、图像信息处理(32+16 学时)、数字摄影(16+32学时)、计算机图形学(32+16学时)、场景设计与表现(16+48学时)、数 字媒体资源管理(32学时)、数字视音频处理(40 +16学时)、计算机动画(32 +16学时)、计算机 视觉(32学时)、人机交互技术(32学时)、角色形象设计(32+32学时)、计算机游戏程序设计(48 学时)、数据结构基础(32+16学时)、数据库系统原理(32+16学时)、计算机网络基础(48 +16学 时)。

示例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32+16学时)、计算机网络协议基础(40 +16学时)、数字信号 处理(48 +16学时)、数字图像处理(32 +16学时)、多媒体原理与应用(32 +16学时)、现代电 视技术(40+16学时)、信息论与编码原理(48学时)、媒体内容安全技术(32+16学时)、计算 机图形学(32+16学时)、媒体网络与交互电视技术概论(32+16学时)、多媒体系统设计(16+ 32学时)。

示例三:数字媒体技术导论(32学时)、媒体制作软件(32+24学时)、3D图形程序设计 (32+16学时)、多媒体画面艺术(24+8学时)、游戏架构设计(16 +16学时)、三维造型与动画 技术(32+24学时)、计算机图形学(40+8学时)、数字图像处理(40+8学时)、实时虚拟现实 技术(32+16学时)、游戏开发(64+32学时)、动画设计(64+32学时)、影视制作与合成(32+ 1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需要设置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数字图像处理实验、计算机图形学实验、动画原理与设计实验、数字视音频处 理实验、虚拟现实技术实验、多媒体原理与应用实验、数字媒体制作实践、网络应用技术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由土 木工程及相关工程技术知识及与国内、国际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 识和专业知识组成的系统的、开放性的知识结构,全面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同时具备较强的专 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具备健康的个性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在国 内外土木工程及其他工程领域从事工程全过程和全面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土木工程、管理、经济、法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全 面而系统的接受科学思维、系统思维、管理思维和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知识获取和应用能力、 创新能力、分析与解决工程造价(管理)问题的能力等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土木工程及相关工程技术基础知识;

2.掌握与国内、国际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相关的经济理论、相关的法学 理论与方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3.掌握国内、国际工程造价(管理)专业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和方法;

4.具备综合运用上述的知识、理论、技术和方法从事国内、国际工程全过程和全面工程造价 (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5.具备对工程造价专业外语文献进行读、写、译的基本能力;

6.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造价专业及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

7.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具备健康的个 性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8.了解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动态与趋势;

9.具备相关行业与领域工程造价专业人员国家执业资格基础知识。

主干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

核心课程:工程图学、工程材料、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建设法规、工程经济学、建筑与装饰工 程施工、安装工程施工、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建筑与装饰工程估价、安装工程估价、运筹学、工程 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信息管理。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经济学课程实验、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实验、工程估价课程实验、工程造价 信息管理课程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扎实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室内空间设计能力和装修设计工程预算、材料组织、施工管理等方面能力,能适应室内设计行业发展,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领先的审美判断能力;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思维、表达、沟通和管理技能,能够在装饰、装修行业或大型培训机构及相关领域从事室内设计、创作、制作、施工等工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室内空间设计、景观设计和设计技术表现相关工作岗位(岗位群)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室内空间与园林景观概念设计、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建筑装饰材料与施工、三维表现技术以及对别墅室内空间、大型公共室内空间、景观、庭院等进行设计、装饰与施工处理,运用自然光、人工照明、家具、饰物的布置、造型等设计语言,以及植物花卉、水体、小品、雕塑等的配置,使建筑物的内外空间体现出较好的环境氛围和意境,来满足人们的功能、视觉审美上的需要,为人们创造更好的人居环境品质。
主干课程:三大构成、设计制图、艺术设计史、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表现技法、城市规划导论、外环境设计、空间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景观植物与应用、景观工程与技术、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会展设计、乡土景观设计、城市公园设计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依托唐卡装饰、鲁班装饰、欧也装饰、日月花卉园林景观等30家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以真实项目作为教学载体,以真实案例组织教学内容,引入真实工作流程融合职业岗位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四对接”的教学体系, 学生毕业前至少具备5个以上不同类别的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相关项目工作经验。
就业面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多年来学生就业率达95%以上,就业质量水平高。 毕业生主要到建筑设计、室内装饰、园林景观、艺术设计等行业的相关企业从事室内外装饰设计、景观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
阿里云校企合作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理论、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统计学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通过工程实践及技术应用能力的系统化训练,培养具有大数据工程创新能力、大数据分析与价值挖掘能力、大数据应用开发能力、运维管理能力以及一定的大数据科学研究能力,能在工业大数据、电子商务、金融大数据、健康大数据等领域,从事大数据产品设计、开发和生产以及大数据采集与治理、清洗、分析、挖掘、可视化等技术岗位,并具备大数据项目集成应用、管理、维护和服务工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理论、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统计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工程实践及技术应用能力方面的系统化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大数据采集与治理、清洗、分析、挖掘、可视化等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够从事大数据产品设计、开发和生产。
主要课程:数据可视化设计与开发、大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数据仓库技术与应用、数据分析与挖掘、大数据存储与处理技术、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云服务于云计算、并行与分布式计算、大数据应用开发技术。
主要实践性教学:认知实习、面向对象程序实训、云计算与云服务、数据采集与网络爬虫实训、数据探索与预处理实训、大数据应用开发实训、大数据可视化展示实训、大数据平台搭建实训、数据分析与挖掘实训、专业见习、毕业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就业面向:本专业主要在政府事业单位、IT企业、大数据研发公司、大数据管理公司等单位从事大数据设计、采集、清洗、分析、挖掘、开发、可视化、运维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理论、通信、计算机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通过工程实践及技术应用能力的系统化训练,面向5G移动网络、数据网络、光通信、通信工程规划与实施等领域,培养具有较强的职业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发展能力,能从事移动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优化、数据网络设计、通信软硬件开发等技术岗位,并具备通信工程施工、勘察、设计、监理、通信项目管理能力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理论、5G移动通信技术、交换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工程实践及技术应用能力方面的系统化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通信5G移动网络设计优化、运行维护、通信工程设计施工、通信软硬件开发设计 等基本能力。
主干课程:高频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光通信原理、现代光通信技术及应用、WLAN无线通信技术、数据通信技术、通信项目管理与监理、移动通信室内覆盖工程、5G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等课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认知实习、数字电子技术实训、电路分析实训、调频电子技术实训、5G移动网络设计与实施实训、移动通信室内覆盖工程实训、专业见习、顶岗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就业面向:本专业主要在政府事业单位、通信研究院、移动网络运营商、通信设备生产企业、通信工程应用公司等单位从事5G移动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优化、数据网络设计、通信软硬件开发等工作岗位。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依托智能汽车产业升级大背景,迎合汽车市场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发展趋势,面向智慧交通行业领域,围绕智能汽车服务、智慧出行、车联网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圈,培养具有智能汽车运维、软硬件升级,整车及传感器标定测试、车联网集成应用系统开发及应用能力的智能网联汽车服务技术工程师。
主干课程:车辆构造、智能汽车网络与通信、汽车智能驾驶辅助技术、智能汽车测试与评价、新能源汽车结构与原理、电动汽车充电站运行与维护技术、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汽车市场营销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智能汽车道路测试实训、新能源汽车高压安全实训、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实训、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金工实习。
就业面向:智从事车联网、智慧座舱、汽车ADAS等领域及智能网联产业链相关企业的产品测试标定、数据信息服务等岗位工作。从事智慧交通、智能汽车、智慧出行等领域车辆运维岗位工作。毕业去向主要为国内智能网联汽车企业技术服务中心,激光雷达、智能转向等智能驾驶辅助控制关键零部件技术服务企业,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新势力”,新能源充电设施供应商及车联网信息通信服务等领域企事业单位,也可以选择报考智能车辆工程、智能交通运输等领域硕士研究生或相关领域出国深造。
培养目标:舞蹈表演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舞蹈素质,掌握一定的舞蹈艺术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舞蹈创编能力及“能演、能教、能编、能导”的“四有”高素质应用型复合性艺术人才。学生毕业具备舞蹈表演、舞蹈创编、舞蹈教育教学、群文活动组织与策划等知识和能力。
主干课程:中国舞:主要课程有中国古典舞基训、中国舞技术技巧、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舞蹈剧目、舞蹈理论知识、舞蹈编创、文旅产业发展与运用技术。
体育舞蹈:主要课程有舞蹈基训、拉丁舞、摩登舞、舞蹈剧目、舞蹈理论知识、文旅产业发展与运用技术。
就业方向:舞蹈表演专业毕业后可在文艺演出团体、少年宫、文化宫、文工团、群艺馆、艺术院校、中小学、事业单位等机构从事舞蹈教师、舞蹈指导、艺术体操教练、舞蹈演员等工作。
可考证书:CEFA舞蹈专业等级证书、舞蹈教师资格证书、国家级评审证等。
“中国制造2025”战略重点支撑专业,重庆工业支柱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一定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现代制造业生产一线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内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生产组织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自动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机械设计师、机械工艺师、机电类技师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现代制造业和工业生产中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问题的能力。
主干课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力学、机械加工工艺、机械产品结构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机床夹具设计、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机械CAD/CAM应用、电气控制与PLC。
主要实践性教学:包括金工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机械CAD/CAM应用课程实训、数控加工实训、专业见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
就业面向:主要面向现代制造业生产一线,从事加工设备操作、工艺规程编订、工艺装备设计与实践、数控编程加工、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车间技术管理等工作,以后可发展为机械设计师、机械工艺师、CAM制造工程师、机械加工类技师、机电设备装调类技师等岗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理论、计算机、通信、传感器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通过工程实践及技术应用能力的系统化训练,培养具有较强的职业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发展能力,能在智慧交通、智慧农业、智慧工业等领域,从事物联网架构设计、平台搭建、芯片设计与开发、传感器应用、智能标签等技术岗位,并具备物联网工程实施、测试、维护、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计算机、通信、传感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工程实践及技术应用能力方面的基本系统化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物联网架构设计、平台搭建、芯片设计与开发、传感器应用、智能标签等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主干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物联网嵌入式技术及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FPGA原理与应用、无线传感网技术及应用、射频识别技术及应用、物联网移动终端开发技术、物联网工程应用设计、物联网控制技术及应用、物联网开发平台及应用、物联网综合项目应用。
主要实践性教学:数字电子技术实训、印制板电路设计、单片机应用实训、无线传感网实训、数据库应用实训、RFID实训、程序设计开发实训、物联网控制技术实训认知实习、专业见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就业面向:本专业主要在政府事业单位、物联网相关研究院、物联网设备生产企业、IT企业、通信设备生产企业、物联网工程应用公司、物联网系统集成公司等单位从事物联网架构设计,平台搭建,芯片设计与开发,传感器应用,智能标签技术,物联网工程实施、测试、维护、管理和服务等工作。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共建专业
——金蝶集团精一公司合作共建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道德、有文化、爱劳动,牢固掌握系统的财务、会计和税收等知识,及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纳税申报、审计等业务技能,能够参与企业预测、决策,具有较强的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职业核心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在工商企业、银行证券、中介及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从事财务管理及相关工作的,具有技师素质和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以培养财务管理典型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为核心,以资金管理、资产管理、成本管理、投资管理、税务筹划管理等领域财务管理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针对行业典型职业岗位任务所具备的职业能力,选取具有一定含金量适宜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资格证书,将资格证书的获取融入到岗位能力培养的全过程。
主干课程:初级会计实务、中级会计实务、财务业务一体化、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财务报表分析、企业沙盘模拟经营、内部控制。
主要实践性教学:企业财务会计分岗实训、成本核算与控制实训、ERP财务业务一体化实训、会计综合实训、认知实习、专业见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就业面向:参照财务管理行业高层次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职业准则和企业岗位需求,科学确立本专业人才面向岗位群,本专业主要在工商企业、银行证券、中介及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从事财务管理及相关工作领域。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系统分析、设计、运营、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流运作,能够从事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系统优化及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技师素质和工匠精神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企业管理与物流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物流基础运营能力、仓储管理能力、供应链分析能力、物流系统设计与规划能力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物流问题的基本能力。
主干课程:物流管理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交通运输。
主要课程:物流管理、运输与配送、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生产物流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物流战略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主要实践性教学:包括认知实习、专业见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物流企业储配优化设计实训、电子商务综合实训、采购业务模拟实训、国际物流操作实训等。
就业面向:各级经济管理部门、生产企业、商贸流通企业、第三方物流公司、港口物流企业从事与物流相关的管理和技术工作。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依托汽车产业大工程背景,借鉴德国双元制培养教育模式,围绕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前瞻方向,培养人工智能、计算机、信息、通信、汽车及控制等相关专业知识交叉融合的,具备创新思维、工程能力突出和国际化视野新工科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汽车大数据技术、车载DSP技术、智能驾驶原理、嵌入式系统、Python程序设计、数据库(高级)和Web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汽车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和移动计算技术、车载嵌入式产品开发、地理信息与导航定位技术、电路分析与电子技术实训I、电路分析与电子技术实训Ⅱ、汽车故障诊断实训等。
合作企业:构建“双师制”指导教师组合,以企业核心工程技术人员为引导,通过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稳定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以校企联合培养、校企资源共享、校企共建课程、校企项目合作等为主要载体,构建一个涵盖智能网联汽车与大数据计算服务技术框架内多领域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机制。
导师团队:车辆与交通领域、信息工程领域、电气与电子工程领域导师和产业界专家组成。
就业面向:本专业毕业学生可从事自动驾驶、网联汽车以及智慧出行领域的企业研发岗位工作,也可在信息通信领域、互联网领域以及相关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生产、研发工作。毕业去向主要为国内大中型汽车企业的技术中心和研发部门、智能网联汽车初创企业、互联网企业以及IT企业、信息通信领域等企事业单位。学生也可选择报考计算机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乃至车辆工程领域硕士研究生或者在相关领域出国深造。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强化基础、动手实践、面向企业、服务行业”为目标,培养掌握飞机及发动机基础理论,熟悉飞机及发动机专业基础知识和运行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能够从事航空器及发动机故障诊断、维护修理、工程管理及适航管理等相关工作,适应国内外现代民航发展需求的航空工程技术和管理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飞机结构与系统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民用航空器维修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民用航空器及动力装置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能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民用航空器维护检修、运行监控、工程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能力。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原理、工程力学、电路原理、机械设计、材料腐蚀与防护、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程序设计基础、飞机结构与系统、航空涡轮发动机、航空维修管理、活塞发动机及维修、直升机结构和系统等课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包括认知实习、金工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制图课程实训、飞机维修基本技能实习、飞机结构与系统实习、发动机系统实习、机务维修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
就业面向:本专业注重工程实践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主要在机械装备制造行业、民用航空公司、民用航空器及动力装置相关领域从事维护维修、运行监控、工程管理、发动机技术研发、科学研究或教育教学工作,可发展为机电工程师、民用航空器维修工程师、质量管理工程师、工程计划工程师、航材计划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岗位。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最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专业,国家级一类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从事电气设备的运行、安装、调试、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电气工程系统运行、自动化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决策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系统分析、系统运行、研制开发、工程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气控制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电气设备安装、调试、维护、设计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电气自动化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主干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程序设计基础、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供电技术。
主要实践性教学:包括金工实习、认知实习、专业见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技术综合实训、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气控制综合实训、供配电技术实训等。
就业面向:电气设备的运行、安装、调试、维护和管理;电气工程系统的设计、运行、安装、调试和维护。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0    本科毕业人数:3702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1855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机械电子工程技术(专升本) 汽车工程技术(专升本)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专升本) 舞蹈表演与编导(专升本)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物联网工程技术(专升本)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升本) 工程造价(专升本) 大数据工程技术(专升本) 汽车服务工程技术 汽车工程技术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升本)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技术 现代通信工程 数字媒体技术(专升本) 现代物流管理 环境艺术设计 工程造价 舞蹈表演与编导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数字媒体技术 物联网工程技术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升本)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 大数据工程技术 现代物流管理(专升本) 学前教育(专升本)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福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云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