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教师教育相关政策要求,立足成都平原经济区,主要面向四川普通中等教育需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政治立场坚定、师德素养高尚,具备系统扎实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心理咨询与辅导技能以及熟练的教育教学技能,具有良好的自我反省能力、创新精神、心理健康服务意识和终身发展意识,学生毕业5年后能够成为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心理咨询与辅导、班级管理等工作的骨干教师。主要课程: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生理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社会心理学、心理统计常用软件应用、变态心理学、学校管理心理学、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纲要解读与课程开发、心理健康课教学设计、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学能力综合训练。就业面向:主要就业于中小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广泛就业于企事业单位从事市场调查、人员心理测评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在社会咨询与培训机构从事心理咨询与培训工作,在社会调查和心理测评公司从事社会调查与心理测评等工作。
培养目标:掌握金融学和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和金融、经济等领域的专业技能,能够应用各种金融数学工具和分析手段解决金融实务问题,主要在金融行业从事实际应用、金融产品营销及推广和管理工作或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投融资相关工作,具有创新和实践精神、熟悉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体魄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性金融数学专门人才。主要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常微分方程、随机过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数学分析、货币金融学、金融统计学等。就业面向:从事相关金融(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咨询公司等)等机构的金融数据分析、金融产品设计、营销策划与推广等工作;也可从事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投融资决策、财务核算等相关工作。
培养目标:立足四川,面向建筑行业一线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工程职业道德和基于BIM技术的土木工程技术知识及工程造价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与时俱进持续学习,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能够在土木工程领域从事全过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工程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成本会计与财务管理、工程经济、数字建造技术、建筑工程BIM计量与计价、安装工程BIM计量与计价、工程力学、结构设计原理、工程项目管理与BIM应用、BIM全过程造价管理、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市政工程计量与计价等。就业面向:主要面向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建筑施工企业(乙方)、建筑装潢装饰工程公司、工程建设监理公司、房地产开发企业、设计院、会计审计事务所、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基建部门(甲方)等单位就业,从事工程造价招标代理、建设项目投融资和投资控制、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投标报价决策、合同管理、现场施工管理、工程预(结)决算、工程成本分析、工程咨询、工程监理以及工程造价管理相关软件的开发应用和BIM技术支持等工作。
地理科学专业拥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博士8人;博士及高级职称占比53%,教学与科研水平较高,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学缘结构不断优化。有四川省省属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区域人文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创新团队,依托“资源环境信息数字化技术与规划实验室”“自然地理实验室”“天文与气象观测园”等实验平台,旨在重点培养中学地理教育教学、研究及管理人才,培养地理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目标:立足成都平原经济区、面向西南地区中学地理基础教育一线需求,培养地理专业基础知识、学科教学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合格的,具有地理学科思维,掌握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基本理论与技能的地理教育工作者。主要课程:地球概论、地质学与地貌学、气象学与气候学、地图学、水文学与水资源、生物地理与土壤地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综合自然地理学、地理教学论等。就业面向:攻读硕士学位,从事学术研究;在中小学从事地理教学与研究,在培训机构从事相关学科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在地方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国土管理、资源环境保护、规划与开发等工作。
培养目标:立足成渝双城经济圈,面向企事业单位和中介机构,培养从事资产评估、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管理咨询、产权交易或其他经济管理工作,拥有创新精神和深厚的经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和金融投资等相关知识,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政策,具备资产评估的专门技术和方法以及处理财会领域各类问题的业务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言和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沟通、协调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实践型评估人才。主要课程:采用“学历证书+职业证书”的培养模式。专业课程:高等数学、管理学、微观经济学、财务管理、中级财务会计等。职业课程:资产评估学、资产评估实务、审计、税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等。就业面向:能够在工商企业、金融企业、中介机构、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胜任会计、财务管理、资产评估及相关工作。
培养目标:紧密对接四川省“5+1”现代工业体系和“10+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需求,立足四川、面向西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健全的人格,较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能够在食品安全及加工相关科研单位、高校实验室、企事业单位,从事分析检测、生产技术管理、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艺学、食品卫生学、食品毒理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检验、食品标准与法规、仪器分析、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学、食品分析、食品质量快速检测、食品品控与安全检测、食品安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等。就业面向:主要在食药监系统、市场监督管理系统、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等的公务员工作岗位、食品与农产品检测机构、科研院所、食品企业等相关单位和部门从事食品生产、经营、质量与安全控制、分析检测、监督管理、安全评价、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
培养目标:立足成都、面向四川职业教育一线需求,培养能适应物流职业教育人才需求,热爱教育事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好人文与科学素养和物流管理专业素养以及扎实的实践技能和教育技能,能够在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从事物流管理教学及教育管理工作素质全面的基础教育人才。主要课程:除物流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外,还有职教师资课程:职业教育学、职业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物流管理教学设计、教师形体与礼仪、教育信息化应用与实践等。就业面向:各类职业教育学校及职业教育机构从事物流管理类教学及管理工作,各类物流企业从事物流类业务培训方面的工作。
历史学专业始建于1982年,专业师资力量充足,办学条件优越,拥有专任教师13人,博士及副教授以上师资超过总师资的70%,建设了专门的教育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资料室藏书1.5万册。历年组织在校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和校级教学技能比赛并各获一、二、三等级别奖项和荣誉,对外输出有市级、省级和国家级优秀或特级中学教师以及优秀的中学行政管理人才;考研成功人数比例年均超过毕业生总数的20%。培养目标:立足四川、面向西南基础教育一线需求,培养热爱教育事业,适应基础教育新形势,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具备扎实的历史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在中学学校和教育机构诸领域从事历史教学、研究与管理工作以及具有历史研究基本能力的教学与研究人才。主要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中学历史教学论、中国文化史、中国社会生活史、西方史学史、西方思想史等。就业面向:攻读硕士学位,从事学术研究;中小学历史教学与研究,中小学相关学科教学与研究及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党政机关、档案馆、博物馆、各类企业等企事业单位的文职工作。
培养目标:主要面向翻译等行业与职业需求,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翻译人才。要求学生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具有较强的跨文化能力和一定的跨学科知识结构;具有较深厚的人文素养、基本的科学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扎实的英汉双语知识、技能和第二外语知识;有相应的百科知识和翻译专业知识;掌握英汉口、笔译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口笔译实践能力;熟悉翻译基础理论,运用翻译工具,了解翻译相关行业的运作流程。毕业生能胜任翻译、商务或其他语言服务工作。主要课程: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国家概况、中外翻译史、英汉翻译、汉英翻译、交替传译等。就业面向:涉外机构、外经贸企业、翻译公司、新闻出版、旅游、教育等行业从事口笔译、导游、教学及管理工作。
培养目标:立足成都平原经济区,面向四川,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地区教育发展需要,培养热爱儿童和小学教育事业,具备良好的师德素养、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教育能力,能胜任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主要课程: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小学班队原理与实践、小学语文(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解读、小学语文(数学)教学设计、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就业面向:小学、教育管理、教育行政部门等相关行业,从事学科教学、班级管理、教育管理、教育咨询等工作;报考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同时本专业也为学生在教育学学科领域继续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我校办学历史最长的专业之一。1982年开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先后培养了2000多名学生,不少学生成长为市县教育局局长、示范校校长、教学名师、特级教师。本专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一级学科,同时涉及哲学、政治学、教育学等相关一级学科。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重点培育基础教育师资兼及培养基层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以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与师范生技能培养,构建面向基础教育,专业情感认同度高,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扎实,具有反思和创新能力的德育后备之师为专业特色。培养目标:立足成都平原经济区、面向四川基础教育一线需求,培养具有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高度政治责任感,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拥有深厚的学科功底,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熟练的教育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人格,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班级管理、教学研究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思政课教师。主要课程:法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概论、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与教材、教学设计等。就业面向:面向基础教育,从事中学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教学科研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面向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服务机构,从事宣传、组织、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
培养目标:立足成都平原经济区,面向汽车服务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创业能力,系统掌握汽车服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能够在汽车技术服务、汽车数据处理、汽车网络营销服务、汽车金融保险服务和汽车企业规划等领域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以及在职业学校能从事汽车专业教学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Python程序设计与应用、汽车构造、新能源汽车结构与原理、汽车营销学、汽车数据分析、汽车理论、汽车保险与理赔、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就业面向:主要面向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汽车运输与物流企业、汽车检测站、车管所、大型汽车维修企业、汽车4S店、中高职学校就业,从事汽车的行政管理、策略规划、品牌运营和教学等工作。
培养目标:立足成都平原经济区、服务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才需求,具有健全的人格,较好的科学与人文素养,能够在移动互联开发应用行业的生产、管理、服务一线从事软件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项目实施的应用型人才。毕业学生经过职业历练,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完成软件产品关键技术的方案设计和研发工作,进而成长为能够解决关键问题的工程技术人员;够担任中、大规模软件产品开发核心成员,负责项目团队,开展项目活动,进而成长为工程师、项目经理、产品经理;能够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成为更高层次的科技人才。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编译原理、Java程序设计、Java高级应用开发、Android应用软件开发、Web前端开发、电子技术基础、移动互联应用开发、Python程序设计、离散数学等。就业面向:在计算机企业、软件企业、移动运营商、智能设备企业、互联网企业等从事软件工程应用类的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系统集成工程师,软件项目管理、计算机系统应用、计算机类售前售后工程师,信息技术支持服务等职位;从事移动互联应用方面的应用软件开发、维护和测试,移动互联网服务,移动互联网研发与实施,移动互联网售前售后工程师等职位。
培养目标:立足成都平原经济区、面向四川,五育并举,主要培养基础教育语文教师,以及在文创、政府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汉语言文学运用相关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需具备汉语语言文字、文学理论知识,具备汉语言文学专业技能、中华传统文化素养、信息化运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创业能力及良好的职业道德。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立德树人,为国育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人师表,依法执教。2.掌握语文学科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了解跨学科教育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好的学科教学能力和课程整合实施能力,能够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较好地完成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3.掌握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的规律,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能够针对学生特点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具备通过学科教学、班队活动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育人能力。4.具有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意识,能够主动学习借鉴国内外教育教学的先进理念,并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在专业共同体中进行合作学习,不断促进专业和自身素质发展。主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汉语、写作、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文学概论、古代汉语、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美学等。就业面向:中小学语文教学,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文秘、文员,出版社编辑,文案策划人员等。
培养目标:立足成都平原经济区、面向全川、辐射西南地区基础教育一线需求,培养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具备通识知识、英语知识和教育知识,具备英语学科能力及从教能力,能适应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和发展需要;能够在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从事英语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的素质全面的专门人才,毕业五年后能成为英语骨干教师。主要课程:综合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语法、英语演讲与辩论、英汉互译、语言学导论、中国文化概要、西方文明史、跨文化交际、英美文学、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英语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英语教学设计等。就业面向:教育领域,从事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工作;以及面向涉外经贸机构、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外事、外贸和相关领域等工作。
培养目标:立足成都、面向四川基础教育一线需求,培养能适应中学物理教学人才需求,热爱教育事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好人文与科学素养和中学物理教育理论素养以及扎实的中学物理教育教学实践技能,能够在各级各类中小学教育单位从事物理教学及教育管理工作的教育教学人才。主要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电子技术基础、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能力训练、中学物理教学论等。就业面向:可从事基础教育科学课程教学、普通中学物理教学、普通中学物理实验员和相关中等、高等职业院校物理类课程的教学与教育工作。
培养目标:立足成都,面向四川基础教育一线需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献身学前教育的情怀、刻苦钻研的精神,具备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良好的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能在托幼机构及相关儿童服务机构从事保教、教研、班级管理工作,毕业5年左右预期成为学前教育领域的保教业务骨干和幼儿园班级管理骨干。主要课程:学前儿童保育学、学前儿童发展科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儿童行为观察与记录、游戏理论与实践、幼儿园班级管理、幼儿园课程概论、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就业面向:早期教育机构(0-3岁)、学前教育机构(3-6岁)、教育行政部门和儿童培训机构等相关行业,从事教育教学、经营管理、教学科研、咨询服务等工作;报考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同时本专业也为学生在教育学学科领域继续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培养目标:具有数学专业的系统理论知识和扎实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教育工作基本能力,主要从事中小学及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具有创新和实践精神、熟悉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中学数学解题研究、数学教学论等。就业面向:从事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育教学和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管理等工作。
培养目标:立足成都平原经济区、面向四川电子科学与技术行业一线需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能系统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分析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创业能力,能够从事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电子产品设计、制造、生产管理、营销和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可编程逻辑器件与EDA技术、通信原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就业面向:主要面向电子行业的研发、生产、营销、技术服务的相关企业以及中高职学校就业,从事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制造、应用、管理、营销、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或到中高职学校从事电子信息技术类课程的教学或实验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为学校最早招生的专业之一,立足成都,面向四川基础教育需求,培养系统掌握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良好师德及扎实的化学教育教学能力的中学(中职)化学教师;并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培养从事化学合成、分析检验等化学相关领域,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及创业意识的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物理化学及实验、教育学、心理学、中学化学教学论等。就业面向:从事中学、中等职业学校的化学教学与化学教育研究;化学与化工及食品、药品、环保、能源等相关领域的生产与质量检验、产品研发、技术改进及相关管理等工作岗位。
培养目标:基于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为适应现代商业的发展需要,立足成都平原经济区、面向四川对外贸易发展新需求,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掌握经济学以及管理学基础知识、理论和方法,熟悉国内外商品流通的方针、政策、惯例与法规,认识与把握国内外经济、贸易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熟练使用一门外语,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成为适应数字时代四川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较为完备知识体系和全球视野的复合型、应用型贸易人才。主要课程:采用“平台+模块”课程模式。平台课程:专业基础课含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流通经济学等;专业核心课含国际贸易、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区域市场与区际贸易、市场营销学、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等。模块课程:1.自贸区商贸模块:自由贸易区概论、自由贸易区商务服务、自由贸易区金融概论、综合保税区运营实务等;2.数字贸易与服务贸易模块:网络经济学、数字贸易、数字经济学、python数据分析、技术与服务贸易、大数据营销等。就业面向:能够在政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商贸流通企业(一般工商企业、外经贸企业、涉外企业等)与物流企业等从事综合管理、经济活动分析策划等工作。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创办于2018年,现有专任教师12人,博士及高级职称占比46%,双师型教师占30%,拥有相关行业资质和经历,其中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获得者1人,四川省人社厅专家团专家2人,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专家1人,全国高级导游1人。学生在各类文化创意、导游技能大赛中荣获一、二等奖。建设有文化创意实训室、文化旅游综合实训室等,被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授牌“国家西部旅游人才培训基地——乡村旅游人才培训示范基地”,与温江光华社区、鱼凫文创孵化园共建“文化创意研究院”,主持策划的《甘孜州道孚县约呷村乡村旅游规划方案》被政府采用并获得好评。培养目标:立足成渝双城经济圈,面向四川文化产业一线需求,培养具有宽阔的文化视野和现代管理意识,熟悉文化法规及政策,具备较强组织、沟通、策划、创意能力和项目运营能力,具备较强的知识获取能力和应用能力,有良好的综合文化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在政府基层文化和旅游局、文博事业单位、文化旅游企业、文化创意公司、文化传媒公司等从事创意策划与经营管理工作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主要课程:文化资源概论、文化产业管理概论、文化市场营销、文化旅游创意策划、中国文化概论、文化产业调查与分析、文化产业项目策划与管理、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设计表现技法、巴蜀文化研究、企业文化管理、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等。就业面向:攻读硕士学位;在政府文化管理部门、文化事业单位(文博单位)、文化旅游企业、文化传媒公司从事文化项目创意策划、文化产品开发、文旅项目规划、文化宣传、项目运营管理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为学校最早招生的专业之一,立足成都、面向四川、辐射全国基础教育一线需求,培养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师德规范,较好人文与科学素养,以及扎实中学生物学基本理论、实验技能、教学技能和知识体系,具备自主学习、终生学习、探究学习和创新能力,能够胜任中学生物学教学与教育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普通生态学、人体解剖生理学、中学生物教学论、教育学、心理学等。就业面向:从事中小学、各级职业学校生物学及相关学科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农业、食品、环保、能源、生物制药、生物技术服务、科普场馆等与生物科学相关领域企事业单位的科研、生产及管理工作。
培养目标:立足成都、面向四川中等职业教育一线需求,培养能适应中等职业教育人才需求,热爱教育事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数字媒体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好人文与科学素养和职业教育理论素养以及扎实的教育教学实践技能,能够在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双师型”专业教育,又能在数字游戏、大众传媒、设计服务等行业从事数字媒体产品的设计、开发、应用与服务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C#程序设计、三维建模技术、平面媒体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游戏引擎技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网页设计与制作、动画原理等。就业面向:可在电视台、新媒体等设计传播设计企业、多媒体设计制作企业、游戏设计制作公司、广告公司、虚拟仿真设计制作企业等从事策划、设计和开发工作;可在影视和大众传媒等文化产业企业从事新媒体创作、网络多媒体制作、广告、影视动画、房地产业等从事多媒体设计制作等工作。
培养目标:立足成都平原经济区,面向四川,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正确政治方向和社会责任感,在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或政府宣传部门从事新闻传播等相关工作,熟悉新闻传播的政策法规,掌握新闻学理论和业务知识,具备新闻采写、编辑制作、发布等基本的专业技能,以及信息化运用能力和全媒体新闻传播能力,具备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1.政治素质。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方向,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维护国家利益,遵纪守法。2.专业能力。具有媒介融合视野,掌握新闻传播行业实务能力和新闻学学科的科学研究能力。3.发展意识。具有终生学习和发展的意识,能够以科学发展眼光看待新闻传播行业的变化,能够针对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媒介融合发展的趋势,主动学习新的传播技术,更新新闻传播理念,促进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中外新闻史、新闻传播法规与伦理、新闻评论、新闻编辑学基础、广播电视概论、新闻摄影、融合新闻学、传媒经营与管理。就业面向:政府、企事业单位宣传岗位,电台、电视台、报社、出版社等新闻传播媒体,广告策划、设计,网络新媒体策划与运营。
培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紧扣基础教育改革和地域文化传承两条核心主线,立足成都、服务四川、辐射西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的政治立场、过硬的思想素质、师德师风优良,具有立志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的深厚情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意识、审美意识和创新意识,系统扎实掌握小学艺术学科与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高素质艺术教育师资人才。主要课程:乐理、视唱练耳、书法、素描、油画基础、艺术概论、中国民间美术、中外艺术史、中外音乐史、中外民族民间舞蹈、手工制作、儿童舞蹈表演与创作等。就业面向:四川地区小学基础教育一线,能在小学和相关教育机构从事如图像识读、美术表现、音乐表演,少儿舞蹈编排等艺术相关的教学和教研工作,同时可在文化艺术领域胜任管理及宣传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