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普通本科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毕业生数据

737

2026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由北京邮电大学与北京学涵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按照新的机制和新的办学模式合作举办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校,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在京举办的第一所独立学院。

学院位于延庆区康庄镇,现有校园占地500亩,建有充足的教学及辅助用房,独栋的图书馆大楼及实验楼。图书馆藏书53.24万余册,电子图书39.54万余册,音视频532小时,可访问数据库99种,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学习需要。

学院授课教师由北京邮电大学选派的教师、学院专职教师、外聘教师(含刚从高校退休的教师、业内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28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达36%以上。

学院立足于电子信息领域,以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电子信息类专业为重点,以数字媒体类专业为特色,建成了涵盖工、管、文、艺4个学科的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学院现设有通信与信息工程系、自动化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经济管理系、艺术与传媒学院、外语系、基础教学部7个教学单位,共有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物流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商务、财务管理、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传播学、英语等14个专业,拥有5个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在校生近4500人。

学院建有院级实验教学中心7个,各中心下设实验室89间,开出900余个实验项目。经过10余年时间的建设和发展,数字媒体实验教学中心、工程教育训练中心、互联网商务管理实验中心先被评为“北京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我院成为国内独立学院中少有的获得3个省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的高校。学院依托3个市级示范中心,建立了通信工程综合实训基地、网络工程综合实训基地、机器人综合实训基地、经济管理综合实训基地、数字媒体综合实训基地等5个校内综合实习实训基地,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1个北京市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满足了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培养的需要。

学院先后与中兴通讯、中国移动、水晶石、中国邮储等63家企业签订了实习实训基地协议书,派出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实训,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派出教师参加企业的暑期实践,保障了人才培养与专业行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同时,学院积极引进企业资源进入校园,培养符合通信领域新技术人才需求的专业人才,与华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产学研究等方面加强合作。

学院立足本科教育,拓展国际合作,积极探索“本科学历教育+英语+专业证书+境外学习”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成为国内第一所获批加入雅思全球搜索引擎系统的中国高校,也是第一家获得接受留学生资质的北京地区的独立学院。学院先后与美、加、英、法、德、西、芬、日、韩、马来等国家的高等学校签署了校际友好协议并实施了合作项目,引进了日本先进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立了中美物联网学分互认交流学习项目,开展了学历教育和短期课程培训合作,对学生进行职业化和社会化训练。目前,学院已有400余人赴英、法、美、日、韩、芬、德、西班牙等国家进行学习交流,已经接受17批次留学生来我院就读。

学院师生学科竞赛成绩显著,到目前为止,学生参与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国际水下机器人大赛,华北五省及北京市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北京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技术大赛、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首都高校物流设计大赛等各类竞赛,共505人次获得国际奖项、364人次获国家级奖项、3944人次获省部级奖项,获奖人次居同类院校前列。多位教师在北京民办教育园丁奖、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功等比赛中获奖。我院科研课题组主导制定的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正式成为国际技术标准,被评价为“是文化领域中国科技、中国标准走向世界的重要标准。”该科研团队凭借该标准获得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第三届动漫奖“最佳动漫技术奖”。

学院14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7% ,4600余人就业于国有企事业单位,1000余人考取国内外硕士研究生。学院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开展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并创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下设13间创新工作室,每年有多个专利、软著和论文发表。学院投入专项经费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每年组织参与国内外知名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30余个,成功案例不断涌现,荣获“全国青年创业教育年度先进集体”“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文化建设奖”。

随着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学院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影响力逐步提高,先后荣获“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北京市5A 级社会组织”“中国动漫游戏人才培养先进单位”“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优胜学校”“全国最具品牌影响力独立学院”“北京市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优秀组织院校”“北京市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奖”“北京市无偿献血优秀组织单位”“军(警)民共建先进单位”等称号,并成功打造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动漫创作及人才培训中心、国家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数字产品研发基地、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人才培养综合服务平台认定测评中心、中国民办教育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培训基地,多次获得北京市安全系统集体嘉奖及征兵先进单位称号。

建院以来,各级领导先后到学院视察指导工作,并对世纪学院依法办学、规范管理、较高的教学水平、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特别是对学院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做的探索给予了高度评价。

学院积极探索内涵式发展,实施工程教育和工程师培养,加大校企合作与国际合作交流力度,力求做精做强,形成学院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为区域经济和信息领域服务的能力,为将学院建设成具有影响力的应用型大学和特色鲜明的工程师学院、专业化的数字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奠定坚实基础。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能源互联网工程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物流工程
  • 数字媒体技术
  • 物联网工程
  • 通信工程
  • 自动化
  • 机械电子工程
  • 软件工程
  • 财务管理
  • 传播学
  • 电子商务
  • 英语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以“夯实基础、拓宽知识、面向系统、立足应用”为指导思想,以移动互联网应用为专业方向,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具备研究、设计、开发和应用计算机系统能力,具有良好科学素质、文化修养和创新精神,适应北京和国家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旨在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掌握物流工程的基本理论,具备物流中心规划与设计、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以及物流运营管理与技术管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意识,毕业后可为物流企业、电子商务企业以及政府机关部门、科研院所等提供物流技术与管理服务。

本专业学习虚拟现实与交互应用技术和移动媒体应用,培养具有数字媒体技术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学生将系统学习和掌握数字媒体技术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数字媒体技术开发、技术集成和创新能力。

物联网工程专业方向,旨在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相关开发技术与理论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使学生能够掌握数据采集技术、传感网与通信网络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智能终端与控制技术、应用软硬件开发技术等,最终能够胜任物联网应用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开发、运行维护等工作。

随着高速通信技术和智能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出现井喷式增长,通信工程专业紧扣通信行业发展脉搏,以移动通信与互联网技术为专业建设特色,通过校企合作方式,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理论基础和扎实专业知识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使学生具备在无线移动通信、数据传输、光纤通信、程控交换等领域从事电信基础工程设计、系统和设备的开发、制造、运营管理、营销和维护的工程实践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 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能在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有关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制造系统自动 化、自动化仪表和设备、机器人控制、智能监控系统、智能交通、智能建筑、物联网等方面的工程设 计、技术开发、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企业管理与决策、科学研究和教学等工作的宽口径、高素质、 复合型的自动化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自动化领域的基本 方法及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自动化工程设计与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具有较强的人文素质、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具有较 高的道德修养并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和保证职业诚信;

2.掌握从事自动化领域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电子电气、计算机与通 信等技术基础知识,具有初步的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法律、环境保护等人文与社会学的知识;

3.掌握本专业中“信息、控制和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和优化设计的 基本原理,了解自动化领域的前沿和发展动态;

4.掌握工程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一般方法,具有较熟练地解决工程现场一般控制系统问 题的能力,具有能够独立从事工程实际中控制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基本能力;

5.具有对自动化系统或产品中的技术进行分析、改进、优化和独立设计的能力;

6.具有创新意识和对自动化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 能力;

7.了解自动化专业领域技术标准和相关行业的法规;

8.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

9.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可进行跨 文化环境下的沟通和交流。

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路及电子学基础、自动化基础理论、计算机技术基础(硬件、软件、网络 等)、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运动控制技术、过程控制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原理(64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64学时)、数字电子技术基础(48学时)、 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48学时)、数据结构(48学时)、信号与系统分析(64学时)、计算机原理与 应用(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自动控制理论(1)(64学时)、运筹学(48学时)、电力电子技 术基础(理论24学时,实验8学时)、检测原理(理论24学时,实验8学时)、电力拖动与运动控 制(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过程控制(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自动控制理论(2)(48 学时)、计算机网络与应用(48学时)、人工智能导论(32学时)、应用随机过程(48学时)、系统辨 识基础(48学时)、计算机控制系统(48学时)、模式识别基础(16学时)、数字图像处理(48学 时)、计算机仿真(48学时)、系统工程导论(32学时)、CIM系统导论(32学时)、控制理论专题实 验(16学时)、过程控制专题实验(16学时)、运动控制专题实验(16学时)、检测技术系列实验 (16学时)、机器人控制综合实验(16学时)、自动化综合实践(48学时)。

示例二(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学时):电路(64+8学时)、数字逻辑电路(56+8学时)、模 拟电子线路(56+8学时)、工程电磁场(42+6学时)、信号与系统(32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8 学时)、现代控制理论基础(48+8学时)、建模与辨识基础(24+8学时)、自动控制元件(26+6学 时)、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56 +16学时)、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16+16学时)、微控制器应用及 系统设计(24+8学时)、VISUAL C++(48 +16学时)、软件技术基础(32学时)、网络与数据通信 (34+6学时)、工业自动化网络技术(32+16学时)、传感器与检测技术(26+6学时)、自动测试系 统(24+8学时)、电力电子技术(36+4学时)、嵌入式控制系统及应用(32 +16学时)、运动控制系 统(36+12学时)、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36+12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学时):电路分析(48 +16学时)、数字电子技术(48 +16学 时)、模拟电子技术(48 +16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32 +16学时)、计算机软件基础(48 +16学 时)、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48 +16学时)、控制工程数学基础(48学时)、自动控制原理(80 +10 学时)、现代控制理论(34+6学时)、计算机控制系统(46 +10学时)、自动控制系统仿真(32+16 学时)、检测技术与仪表(46 +10学时)、电力电子技术(36+4学时)、电机与拖动(54 +10学时)、 运动控制系统(48+8学时)、过程控制(48+8学时)、工业计算机网络与通信(32+8学时)、微控 制器技术课程设计(24学时)、现场总线技术课程设计(32学时)、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32学 时)、集散控制系统(22 +10学时)、现场总线技术(32+8学时)、嵌入式系统(26+10学时)、基于 网络的智能控制(32+8学时)、先进控制理论(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电类基础课程实验、电子工艺实习、计算机技术类课程实验、电子技术 综合设计、计算机程序综合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综合设计、过程控制系统或运动控制系统综合 设计和自动化技术综合设计,以及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和课外学术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 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实验、信号处理技术课程实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实 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验、计算机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或运动控制系统课程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主要培养机电一体化领域的高素质工程应用人才。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工程基础理论、良好的计算机及外语应用能力、系统的专业知识、过硬的工程素质,掌握机械、电子、控制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现代制造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工程应用、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本专业旨在培养日语达到二级水平、训练有素且了解日本企业文化、能胜任软件开发和应用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完成专业课的基础上,将加强日本语言、日文软件开发平台、日文软件开发流程与规范、日文软件项目管理与企业文化、项目实战等针对日文软件设计开发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培养。

本专业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课程设置灵活多样,培养可以从事财务管理、会计、证券投资等不同岗位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具有会计与审计和税收策划两个专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公司财务管理、会计以及金融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以会计和税收筹划为主的突出技能,培养学生掌握资本运作和财务分析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本专业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本专业以数字传媒文化传播为专业服务方向,培养具有数字媒体传播、创意与策划等综合素质以及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本专业培养知识与技能相结合、技术与管理相结合、能力与素质相结合,系统掌握电子商务理论与方法,具备经济管理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移动商务策划、运营及移动网络应用开发能力,能够从事电子商务策划、移动商务应用及开发、网站运营与管理的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广博的中西方文化知识和相关的专业知识,熟悉商务文秘和网络编辑的基本知识,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

2026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0    本科毕业人数:737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6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数字媒体技术 物联网工程 软件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自动化 通信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传播学 电子商务 物流工程 财务管理 英语 能源互联网工程
北京 16 20 30 15 3 34 10 13 8 7 29 5 0
天津 1 2 3 1 1 1 1 1 1 2 2 1 0
河北 1 3 10 12 4 17 9 3 5 1 22 3 0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黑龙江 1 0 2 3 1 2 1 1 1 2 3 2 2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2 9 12 14 3 21 13 1 2 2 13 3 0
浙江 1 2 2 2 0 1 0 1 1 1 8 3 0
安徽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福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4 7 11 34 12 32 17 2 2 9 37 2 0
湖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3 6 6 6 3 3 4 2 4 4 15 6 0
广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西 0 0 0 1 0 1 0 1 0 0 2 0 0
海南 1 3 3 1 1 1 1 1 1 2 6 2 0
重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0 1 1 1 0 1 1 1 2 0 2 0 0
贵州 0 0 1 1 0 1 0 0 0 0 1 0 0
云南 1 1 2 1 1 1 1 1 1 1 2 1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1 1 0 1 0 0 0 0 2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1 1 1 1 1 1 0 0 0 2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