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

普通本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
毕业生数据

8039

2026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国标码:13899以下简称东方学院)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国家中医药“211”工程建设高校)申办,2005年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校。

学院设有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中药制药、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等专业。

根据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定位,加强实践教学,除校内实验楼外,校外教学实习基地124家(其中附属、教学、实习医院68家,实习基地53家,国家级研究院3家)。在校生近15000人,教职工1100余人,专职教师720人,教授、副教授比例为53.06%。

学院以立德树人、坚持党建、强化思政的办学理念和原则,创建“铸魂抓纲”、“东方精神”、“双禁四无”等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及管理模式。截至目前,学院已培养29595名毕业生,凭借德才兼备优势,赢得了社会好评。北京海陆空三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京津冀各地三甲医院及全国数百家与中医药相关的大中型国企、外企竞相聘用我院毕业生,使我院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较高水平。

近年来,东方学子分别考取北京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药科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以及美国、英国等国内外多所知名高校研究生院。

学院启动科研基金,确定省、院级科研项目15项,其中省级科研项目获得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学院出版《中医养生学》、《中医营养学》中英双语版供中医药高校使用教材,《二级Access与公共基础知识教程》等9部学术专著,形成了全院教学、科研、培训三足鼎立的局面。

学院2015年至2019年连续6年蝉联中国医科类独立学院排行榜榜首。学院办学成果及管理经验多次被《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中国青年报》和新华网等多家国家级报刊及网站报道。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健康服务与管理
  • 中医学
  • 针灸推拿学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制药
  • 医学检验技术
  • 医学影像技术
  • 康复治疗学
  • 护理学
  • 工商管理
  • 市场营销
  • 公共事业管理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 学制4年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面向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具有管理学、预防医学、卫生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具备现代健康理念,具有健康管理特长,掌握健康服务技能,能在健康、休闲、文教、体育、卫生、社会保险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中医药学概论Ⅰ、中医药学概论Ⅱ、现代医学基础概论Ⅰ、现代医学基础概论Ⅱ、管理学基础、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基础护理学、康复医学、公共管理学、临床医学概论、中医营养学、健康心理学、中医养生学、运动健康学、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老年营养与膳食保健、社会保障学、健康经济学、医学伦理学、健康检测与评估、健康信息管理、健康管理学等。

就业方向:健康管理机构、中医治未病中心、康养中心、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等。

中医学专业 学制5年 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热爱中医药事业,具备中医药基础理论,中医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运用中医诊疗思维与技能并具有一定西医学知识和基本临床技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中医临床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工作,具有成为中医业务骨干的发展潜力,富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中医学人才。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选读、伤寒论、温病学、金匮要略、诊断学基础、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药理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内科学等。

入学后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就业市场及需求选择专业方向。

培养中医方向: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诊疗技能,具有一定的西医学知识及诊疗技术,能较熟练地运用四诊八纲、理法方药对常见病进行辨证论治,掌握内、外、妇、儿科常见病诊疗技术及急、难、重症的应急处理,强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内经选读、伤寒论、温病学、金匮要略、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西医内科学等课程。学生毕业后可以考取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

培养养生康复方向:掌握临床诊疗知识和技能及中医养生、中医营养和康复学基本理论和医疗技能,强化中医养生名著选读、中医养生学、中医营养学、西医营养学、中医康复学、老年病学、传统运动健身学、康复学各论、针灸学等课程。学生毕业后可以考取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

培养骨伤方向:掌握系统的中医骨伤科专业知识和中西医骨伤科临床诊疗实际操作技能,具备坚实的现代骨伤医学知识和相当的科研能力,全面掌握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能较熟练处理骨伤科危急病症和疑难杂症,强化中医骨伤学基础、中医骨病学、中医筋骨学、中医正骨学、骨伤X线诊断学、骨伤科手术学、创伤急救学等课程。学生毕业后可以考取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

就业方向:各级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各级综合性医院,社区医院,骨伤医院,美容、养生保健康复单位,康复临床、健康管理、健康产业、健康教育、中医教育、中医临床科研、中医出版及中医药管理机构等。

针灸推拿学专业 学制5年 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中医针灸推拿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和掌握人体经络知识及针灸推拿临床技能,可从事中医针灸、推拿、养生保健、康复等医疗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正常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外科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炙法学、推拿手法学、针炙医籍选、针灸治疗学、推拿治疗学、医学心理学等。

就业方向:各级中医医院、综合医院以及高等中医院校、科研机构、养生保健康复机构等。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 学制5年 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热爱中医事业,有比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有比较深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坚实的中医基础知识、西医基础知识和熟练运用中西医知识诊断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及急重症的能力,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等临床工作,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中西医临床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考取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证。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病原学和免疫学、内经选读、伤寒论、温病学、金匮要略、针灸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概论、中西医结合科研思路开拓、中医养生学概论、诊断学基础(含影像诊断)、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学、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中西医结合急诊学等。

就业方向:各级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院,各级综合性医院,社区医院,美容、养生康复保健单位,中医教育、中医临床科研、中医出版及中医管理机构等。

中药学专业 学制4年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中医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药学、中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研究与开发等领域从事标准化中药材生产与鉴定、中药炮制与制剂、中药质量与分析、中药药理与安全性评价,以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药事管理学等。

就业方向:各级各类医院药剂科、药厂、药品检验所、医药公司、医药院校、科研机构及卫生行政部门等与医药相关的单位。

中药制药专业 学制4年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中医药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中药鉴定、炮制加工、制药工艺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在中药科研、生产、调剂、检验和使用等领域从事中药鉴定、炮制、制药、新药研发或产品质量检验等工作,适应21世纪中药产业化发展需要的中药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生物化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制药工程制图、中药制药设备、中药制药工程原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

就业方向:中药生产企业、中药研发机构、药品检验和监督管理部门,以及保健产品和美容化妆品研发机构、医院制剂室和中医药大中专院校等。

中药制药专业 学制4年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中医药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中药鉴定、炮制加工、制药工艺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在中药科研、生产、调剂、检验和使用等领域从事中药鉴定、炮制、制药、新药研发或产品质量检验等工作,适应21世纪中药产业化发展需要的中药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生物化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制药工程制图、中药制药设备、中药制药工程原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

就业方向:中药生产企业、中药研发机构、药品检验和监督管理部门,以及保健产品和美容化妆品研发机构、医院制剂室和中医药大中专院校等。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学制4年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需要,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现代仪器设备及先进医学检验技术,能够从事临床医学检验、卫生检验工作,具备初步现代医学检验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适应性强、综合素质高,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品德高尚、基础扎实、技能熟练、素质全面,具有一定科研发展潜能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生物化学、物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含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临床检验基础、分子生物学和技术、寄生虫及寄生虫检验、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临床生化及生化检验、临床输血学及输血学检验、微生物学及微生物检验、临床血液及血液检验、内科学、外科学等。

就业方向:全国各级各类医院、医疗卫生服务站、社区、血站、科研机构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热爱医药卫生事业,遵纪守 法、团结协作、刻苦钻研、开拓进取,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具备较为扎实的医学影像 技术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熟练掌握从事影像技术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充分了解医学影 像技术在医学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限度,能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领域利用医学影像设备从 事医学影像学检查工作的医学影像技术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医学影像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医学影像技 术(常规放射学、CT、MR、超声学、核医学、介入放射学)的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熟练掌握 医学影像学范畴内的各项技术及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如各种医学影像设备的成 像原理、操作、保养以及常见故障的排除,以及各种图像处理软件应用,掌握有关放射防护 的规章制度和方法,以及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计算机应用的能力,熟悉常见疾病的影像诊 断知识,能运用各种影像学技术获取诊断所需的优质图像,熟悉医学影像检查相关的医学 伦理学原则。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常规放射学、CT、MR、超声学、核医学、介入放射学等医学影像技术学的基本理论、基 本知识;

2.掌握医学影像设备的相关检查技术,掌握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常见故障排除技术;

3.具备开发图像处理软件所需要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PACS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技术,以 及影像学工作站的后处理技术(能熟练运用Functool软件、DTI studio软件、MATLAB软件等);

4.熟悉有关放射防护的规章制度和法规;

5.了解医学影像技术学的前沿理论、应用前景、发展动态以及行业需求;

6.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良好的合作精 神,勇于创新,能够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具有国际医学科学交流能力和计算机使用能力。

主干学科: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应用基础理论、临床医学。

核心课程:影像应用数学、影像物理学、图像处理算法基础、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医学图像处 理、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影像设备安装与维修、医学影像诊断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及影像诊断学实习)、专业技能实训(影 像设备实践基地专业实训)。

主要专业实验: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实验、医学图像处理实验、医学影像设备实验、医学影 像诊断学实验、影像设备安装与维修实验、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实验、图像信号分析方法实 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康复医学基础理论和较强的康复治疗技术,具有中西医结 合特色优势,具有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在各级医疗、康复机构或疗养院 开展康复评价和康复治疗工作的康复治疗师,以及能够在康复医学工程研究机构、公司从事研发 工作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康复治疗学基础理论和与本专业有关的现代医学、现代科学 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接受康复治疗学技能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中西医康复治疗技 术,具备开展康复治疗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康复治疗学的基本技能;

3.具有开展康复治疗工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康复医学和与本专业有关的现代医学的发展动态;

6.具有分析问题、科学思维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具备开展康复医学各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 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

核心课程:中医学基础、人体解剖学、针灸学、推拿学、神经病学、运动医学、康复评定学、康复 疗法学、临床康复学、康复工程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康复理疗、康复评定、运动治疗、作业治疗、康复体能训练、针灸、推拿。

主要专业实验:康复实验室包括康复理疗区、康复评定室、运动治疗区、作业治疗区、康复体 能训练室。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护理学专业 学制4年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现代护理学理论、中医特色护理学理论和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及现代自然科学知识,具备中医特色及现代临床的实践技能,能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具有护理教学、护理管理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病原学和免疫学、护理学基础、中医药学概论、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中医护理学基础、急救护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心理学、老年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护理伦理学等。

就业方向:全国各级各类医院、康复机构、卫生行政部门、社区、家庭、护理院校等。

工商管理专业 学制4年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工商管理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医药企业管理、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有一定的中医药相关知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医药企业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中医药学概论、药理与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现代企业管理概论、生产作业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管理统计学、药品质量管理、药事管理学、企业管理案例分析、市场营销与实务、物流管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

就业方向:医药生产、流通企业、医药行政、行业管理部门,医药研发机构及其他工商企事业管理部门。

工商管理专业 学制4年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工商管理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医药企业管理、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有一定的中医药相关知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医药企业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中医药学概论、药理与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现代企业管理概论、生产作业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管理统计学、药品质量管理、药事管理学、企业管理案例分析、市场营销与实务、物流管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

就业方向:医药生产、流通企业、医药行政、行业管理部门,医药研发机构及其他工商企事业管理部门。

市场营销专业 学制4年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医药市场营销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医药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有一定的中医药相关知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医药市场营销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管理统计学、市场调查与分析、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经济学、消费心理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中医药学概论、药理与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药品质量管理、药事管理学、医疗广告学等。

就业方向:医药生产、流通企业、医药行政、行业管理部门、医药研发机构及其他工商企事业单位管理部门。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学制4年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一定医药学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练应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熟悉国家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中医药学概论、现代医学基础概论、临床医学概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卫生学、预防医学、流行病学、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卫生统计学、管理学原理、行政管理学、卫生事业管理、公共关系学、管理心理学、计算机网络应用、数据库开发与应用、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卫生法学等。

就业方向:各级公共卫生事业管理部门,包括疾控、防疫、医疗、保健、教育及相关行政、事业、企业等单位。

2026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0    本科毕业人数:7782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257
2026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公共事业管理 中药制药 中药学 康复治疗学 医学影像技术 健康服务与管理 市场营销 工商管理 针灸推拿学 医学检验技术 中西医临床医学 中医学 护理学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福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云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