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普通本科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毕业生数据

264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是一所为全国各级党政机关培养密码保密和信息安全专门人才的普通高等学校,学院隶属于中共中央办公厅。

学院创建于1947年8月,前身为中央工委青年干部训练班。70多年来,先后经历了张家口军委工程学校、北京电子专科学校、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等发展时期。2003年,学院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开展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2011年,学院独立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工作。2017年,学院获得硕士单位授予权。2018年,学院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联合开展博士研究生教育。学院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富丰路7号,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00余人。

建校以来,学院始终得到党中央和中央办公厅领导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同志先后题词勉励或对学院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江泽民同志还为学院题写了校名。乔石、温家宝、曾庆红、王刚、栗战书、丁薛祥等中央领导同志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作过许多重要指示并多次亲临学院视察工作。

学院始终牢记党的重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秉持“忠诚、笃学、严谨、守纪”的校训,坚持政治立院、特色强院、人才兴院、依规治院,着力培养政治忠诚、学业扎实、作风严谨、纪律严明的合格人才,努力建设“专而特、专而精、专而优”的国内知名高校。经过70多年的建设,学院逐步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管协调发展的教学型普通高等学校。

学院现有4个系和2个教学部:密码科学与技术系、网络空间安全系、电子与通信工程系、管理系、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和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研究部。下设8个本科专业:信息安全、密码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保密管理和行政管理。学院现有1个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网络空间安全、电子信息、公共管理(MPA),其中电子信息专业学位授权点包括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计算机技术等3个领域。同时,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联合培养网络空间安全学术型博士,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继续联合培养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

学院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达87.9%,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比例达55.3%。先后有22名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多名教师获得“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和“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建校70多年来,学院为党和国家培养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校友中涌现出一批省部级以上先进模范人物。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电子信息
  • 网络空间安全
  • 保密管理
  • 密码科学与技术
  • 网络空间安全
  • 信息安全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通信工程
  • 电子信息工程
  • 行政管理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政治可靠、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管理理论基础、相关管理知识、技术及方法,具备相关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公务员素质,能在国家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国防军工系统相关部门、部位从事管理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人才。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将以培养出爱国进取、创新思辨、具有扎实的数理和网络安全基础知识的人才为目标。专业毕业生应掌握密码理论与技术、密码管理、密码应用、密码测评等专业综合知识,具备相应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系统思维能力,拥有较高的产业视角和国际视野。能够从事密码测评、密码管理、密码系统设计与研发等工作,也可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相关邻域的工作。

二、课程体系

1、核心课程:

密码科学与技术导论、密码学数学基础、应用密码学、对称密码理论、公钥密码理论、密码协议分析与设计、密码工程与应用、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密码分析与应用、密码测评与管理、密码芯片分析与设计、密码管理系统分析及应用、密码学法律与标准。

2、实践课程

密码测评综合实验、密码工程综合实验、密码系统设计综合实验、网络安全与系统设计综合实验、网络攻防实践。

三、就业前景

毕业生可以在科研机构、教育单位、政府部门,以及互联网、信息安全、金融、电子商务等企业中从事密码和信息安全相关的科研、开发、运维、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在IT领域从事计算机应用等工作


培养目标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旨在培养拥有良好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素质、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掌握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信息科学等领域基础知识,扎实掌握网络空间安全理论知识,具备网络与信息安全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能力,熟悉网络空间安全工程项目的实施、组织与管理流程,能够在网络空间安全相关政、产、学、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设计开发、服务管理和综合应用的专业人才。
专业课程
专业教育以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密码学、网络安全、信息系统安全、信息内容安全等课程为核心;强化密码技术、网络安全与数字取证两个专业方向,涵盖密码分析、安全协议分析、云计算和大数据安全、数字取证技术、网络对抗原理、Web安全等方向课程,培养学生专业特长与技能;通过综合实践与工程实训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就业方向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人才可在政府、军队、公安、司法等国家机关从事电子对抗、网络对抗等国防保卫事业,以及司法鉴定、刑侦、公共服务、管理等公共安全业务;可在银行、IT、金融、证券、通信、电商等公司企业从事网络与信息安全系统的设计、研发与应用工作;可在学校、研究院所、培训机构等教育科研行业从事教育、科研、培训、咨询等业务,就业面广、选择多,职业前景非常广阔。

培养适应信息安全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信息安全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信息安全领域围绕相关技术应用,从事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开发与管理,政治可靠、具有公务员素质、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新与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信息安全高级人才。

培养适应计算机科学技术和通信现代化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信息安全领域从事计算机信息安全和综合办公自动化的研究、应用和管理,政治可靠、具有公务员素质、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的应用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适应信息与通信技术和通信现代化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信息安全领域从事现代通信和网络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管理,政治可靠、具有公务员素质、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的应用型通信工程高级人才。

培养适应电子技术和通信现代化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电子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信息安全领域从事硬件及系统集成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政治可靠、具有公务员素质、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的应用型电子信息工程高级人才。

培养政治可靠、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行政管理、信息安全管理、文秘等方面的知识与方法,具备信息安全、网络办公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公务员素质,能在国家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从事行政管理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人才。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107    本科毕业人数:157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电子信息 网络空间安全 行政管理 电子信息工程 信息安全 密码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通信工程 保密管理 网络空间安全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0 0 1 1 1 1 0 0 0 0
河北 0 0 1 2 2 2 1 1 2 1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2 2 1 2 1 2 1 1
辽宁 0 0 2 3 3 2 3 2 0 2
吉林 0 0 1 2 2 2 2 2 1 2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2 0 2 2 4 0 0 2
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0 0 0 0 0 0 0 0 0 0
福建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2 1 3 2 1 2 2
山东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0 0 0 1 1 1 1 1 1 1
广西 0 0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2 1 2 2 2 2 1 2
四川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0 0
云南 0 0 0 0 0 0 0 0 0 0
西藏 0 0 2 2 1 1 1 2 1 1
陕西 0 0 3 1 1 2 1 1 1 2
甘肃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2 0 0 2 2 2 0 2
新疆 0 0 3 3 3 2 2 3 1 2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