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简介: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院)是安徽省卫生健康委直属的公办普通专科学校(事业单位),经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教育部备案,学校升格为医学本科院校纳入安徽省“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学校创办于1955年,位于合肥市,现有芙蓉路、新桥、芜湖路、第一临床学院(直属附属医院)、省医学科学研究院5个校区,全日制在校生11900余人、本科生(联合培养)240余人。
学校是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经验50强高校、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教育部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试点学校、安徽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安徽省首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安徽省“双基”建设示范高校、安徽省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校、安徽省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第二批校企合作示范学校和第三批校企合作示范基地、省级文明校园、省直机关文明校园。曾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学校以“优秀”等次分别通过安徽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和安徽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验收暨人才培养工作个性评估。
学校代管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院,设有临床医学院(全科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药学院、公共基础学院、基础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2个学院,以及安徽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安徽省卫生职工培训中心、安徽省遗传医学中心等多个教育培训与科研机构。设有全科医学教育、口腔技术与材料、感染免疫、护理健康促进、智慧健康养老、生物技术药物、肿瘤分子生物、思政教育、医学文化传承等九个研究所。设置“医、药、护、技、管”五大类招生专业20个,有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1个,国家级骨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11个。建有国家级智慧医学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1个、国家级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实训基地2个、省级示范实训中心7个,省级创新创业学院1个。设有临床技能、口腔医学、护理、检验、药学、健康养老服务管理、形态学、机能学、公共基础综合等九个实验实训中心。有直属附属医院(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1所、直属附属口腔医院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6所、教学医院20余所、实习基地192个。
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院设有中药研究所、药理毒理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预防医学研究所、临床医学研究所等5个专业医学研究所,搭建有国家保健食品注册检验机构、安徽省实验动物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医药卫生检验检测中心、安徽省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等4个科技服务平台,建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化学”三级实验室、省医疗卫生“十三五”重点学科“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以及重点培育专科“分子流行病学实验室”,与安徽中医药大学共建硕士培养基地,与安徽医科大学签署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有中药学、药物制剂、预防医学3个专业硕士点。
学校师资队伍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总数700余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414人(其中博士75人);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280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75人(其中教授22人);“双师型”教师占比40%以上。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1人,省级教学名师19人、省级教学团队27个、省级专业带头人13人、省级教坛新秀23人;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第十四批“115”产业创新团队2个。
学校教育教学成果丰硕。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9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4项);获国家级精品课程4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项、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项,省级各类精品课程36项;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等奖1项,安徽省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5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13项。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5项;全国及安徽省职业生涯规划暨创业大赛一、二、三等奖74项,其中个人57项,团体15项,全国优胜奖1项;全国艺术展演二等奖2项,“挑战杯”国赛铜奖3项,“挑战杯”省赛金奖(一等奖)3项,“互联网+”大赛国赛铜奖3项,省赛金奖8项;1人获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
学校科技服务能力优质。近年来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第十四批“115”产业创新团队2个、省级重大项目11项、省级重点项目82项,教师获国际发明专利5项、国家发明专利17项、新型实用专利167项、学生获新型实用专利1019项。学校主办的《安徽医专学报》先后3次被中国高校期刊研究会评定为“优秀学报”,连续获得RCCSE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高职高专成高院校学报类期刊前列。
学校国际交流合作活跃。学校具备“国际学生招收培养资质“,2021年开始招收国际学生;作为教育部指定的新加坡护理医科全额奖学金项目合作院校,每年选派20余名学生赴新加坡留学;与美国、澳大利亚、韩国、德国等多所高等院校、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国际教育合作和师生交流互访。与蚌埠医学院开展交流与合作(普通专升本教育联合培养)。
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优异。执业助理医师、护士资格首次考试通过率稳居省内前列;招生、就业两旺,高考文理科录取投档线稳居省内高职高专第一或第二;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就业满意度95%以上。
展望未来,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彻新发展理念,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厚德精医、博学笃行”的校训,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铸校”的理念,围绕“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健康中国“”健康安徽“战略需求,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和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全面对标应用型医学本科院校设置标准,紧抓战略机遇、紧抓时间窗口、紧抓政策红利,真正把政策机遇转变成高质量发展的实绩实效,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力争早日建成办学特色鲜明、区域影响显著的高水平应用型医学本科院校。
...一、专业特色
本专业是国家《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急需紧缺人才专业,是省级示范院校建设药学类专业群主体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专业群主体专业。
本专业以教学改革为契机,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了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单元实验-综合实训-顶岗实习三级递进的实践教学训练体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设立了“订单班”,努力为社会培养一线工作岗位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专业技能,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此外,发挥药学专业实训基地设备和师资力量,每年向社会开展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21世纪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扎实的医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药品生产企业、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经营企业、药品检验机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药品研发机构等一线工作岗位,从事药品生产、使用、经营、检验、监督管理与研发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
三、主干课程
药用基础化学、药用有机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剂学、药物分析、药学综合实训、制药工艺与设备、现代仪器分析、制药卫生与洁净技术、临床医学概论、医药市场营销学、医药商品学、临床药物治疗学。
四、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医药卫生行业从事药品制剂生产与设备应用,药品调剂、药库管理与临床用药指导,药品检验与质量控制,药品经营销售与监督管理、药品研发等技术性、服务性工作岗位。
五、师资队伍
本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素质优良,为省级药学专业教学团队。拥有教授4人,省级专业带头人3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模范教师1人,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博士2人,“双师型”教师达72.2%。教科研成果显著,近三年获课题立项21项、发表论文49篇、编写教材28本,精品共享课程4门,专利2项,教研成果4项。
六、实验实训条件
(1)校内有化学实验室、药品检测实训室、药物合成实训室、药物制剂实验实训室、色谱分析室、光谱实训室、药物制剂综合实训室、药物制剂技术仿真实训中心、药物提取分离实训室、模拟药房等14个专业实验室;拥有紫外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红外分光光度计、压片机、半自动胶囊填充机、滴丸机、固体制剂生产线、小容量注射剂生产联动线、大容量卧式恒温摇床、低速大容量离心机、凝胶成像系统、高速冷冻离心机、PCR仪、CO2培养箱等众多精密仪器设备,设备总值800多万元,实验实训中心面积达2500m2。(2)校外有30多家制药企业、连锁药店、医院等省内外实训实习基地,能满足学生的实习与就业。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中药栽培、 生产、经营、鉴定、调剂、管理所必需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基本理论知识,从事中药栽培、 鉴定、炮制、调剂、制剂、经营、管理及临床合理用药等工作的高素质实用型药学专门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中药行业,生产、流通、检验、使用领域,从事中药栽培、鉴定、炮制、调剂、 制剂、经营、管理及临床合理用药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药学服务能力,以及药品陈列、保管与养护能力;
2.具备中药购销、经济核算能力;
3.具备中药调剂能力;
4.具备中药前处理、中药炮制、中药提取和制剂生产能力;
5.具备中药材种植、采收和初加工能力;
6.具备对中药及其制剂进行质量检验的能力;
7.具备中药生产、检验、质量控制设备的操作、维护和保养能力;
8.掌握中药生产所需安全管理的知识,具备处理突发一般安全、设备事故和维护岗位生 产环境洁净的能力。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中药栽培技术、中药鉴定技术、中药炮制技术、中药药剂学、医药市场营销、中药储存 与养护、中药制剂检测技术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中药栽培、中药调剂、中药前处理综合技能、中药制剂生产技能、中药制剂 检测技能、文献检索、药用植物野外采集等实训。
在中药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证中药炮制与配制工中药液体制剂工中药固体制剂工中药检验工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中药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中药学
专业特色:
本专业开设于2004年,省级特色专业,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配备专业机房和专业教学软件,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2010-2015年毕业生就业率和协议率均为100%。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医学、管理学基本知识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具有医院和病案管理、卫生信息系统应用与维护、数据库、网络管理等信息管理能力的高等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
各级医药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医药公司、计算机企业、相关信息中心;主要就业岗位为:信息科、办公室、网络中心、医技科室、病案室、医护工作站等;主要从事医药卫生信息收集、处理、分析、传输与监测等技术管理工作,或计算机网络系统维护和安全管理。
专业特色:
1.实施“校院合作、产教融合、医教一体”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以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为依据,以培养岗位胜任力为标准,建立以“需求导向、任务驱动、岗证融合”的技术技能型实践教学模式。
3.主要面向城乡基层卫生机构,培养技术技能型高端公共卫生人才。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医学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基本理论与技术技能、较强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具备报考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能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及健康产业机构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卫生计生管理与健康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就业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机构、医院防保科(室);县市区级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及妇幼保健机构;各类健康教育和管理机构。
主要对应职业类别为公共卫生与健康医师,接续本科专业为预防医学。主要成长路径为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或者卫生计生行业行政管理人员。
主要技能等级证书:全国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专业机构工作1年后考取)。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熟悉常用老年保 健、照护技术及机构服务管理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和社会工作能力,能在机构 养老、社区养老及居家养老等各类老年服务机构从事保健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实用 型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各类养老服务机构、社区服务中心及居家养老服务支持机构,从事老年保健技, 术服务和管理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使用科学评估方法,对老年人生理、心理状况进行初步评估,具备必要的技术服 务能力;
2.具备选用合适训练工具及技术的能力,能针对老年人功能变化指导健康训练或协助治 疗师进行康复训练;
3.具备为老年人提供基本日常护理、营养指导、心理抚慰、健康宣教等技术服务与指导, 设计并开展休闲活动的能力;
4.具备对家属开展老年保健宣教活动的能力;
5.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6.熟悉常用老年保健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
7.熟悉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掌握养老服务管理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8.了解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点,掌握老年保健与管理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老年生理与心理概论、老年沟通技巧、常用老年康复技术、常用老年照护技术、特殊老 人综合照护技术、营养管理与养老、健身运动与养老、休闲活动与养老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实训中心进行老年康复及照护技术等实训。
在具有教学资质的各类养老服务机构、保健服务机构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营养师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营养与保健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家政学
专业特色:临床医学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和省级“教学团队”。以基层卫生单位就业为导向,在我省率先开展学校与医院深度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岗位需求和执业(助理)医师准入标准为依据设置课程,由医院临床医师担任主讲教师,实行“床边教学”、“实景教学”、“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培养目标1: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格与职业道德,掌握较为扎实的医学理论与基本技能;能解决基本的临床实际问题,具备顺利通过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知识和技能;适合从事农村和城市社区具有全科医学发展方向的临床医疗、康复、预防、卫生保健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2:医学影像技术方向。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能够顺利通过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知识和技能,在城市、农村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和医学成像技术操作等方面工作,也可从事临床医学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医疗人才。
就业方向:乡镇卫生院、城市卫生社区和医疗卫生单位从事临床医疗、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医学影像诊断、医学成像技术操作等,就业面极其广泛。
多年来社会对学生的满意度高,专业社会声誉大,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超过95%。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省级“卓越康复技师培养创新实验区”,与安徽省运动医学会联合开设,聘请省内康复医学专家为专业指导顾问。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操作技能、练就一技之长为特色。专业拥有1个校内实训中心和我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康复专科医院(金谷医院)的校外实训基地。专业积极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医院与康复中心的联系,促进学生就业。
培养目标:培养有高尚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备康复医学相关领域内扎实的基础理论、熟练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康复医师精诚合作,能胜任康复治疗技术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就业方向:各级综合医院、康复医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各级康复中心、大型保健公司、老人护理院、儿童福利院及疗养院等。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超过98%。
一、口腔医学专业开设背景
1.需求现状:我国居民患口腔疾病相当普遍,而我国口腔医师及口腔相关专业人员却十分匮乏,口腔医师与人口比例是1:35000,低于发达国家10倍之多。到2015年,我国对口腔医师的需求量至少为44.37万~44.6万,对口腔助理医师的需求至少为22.3万~23.8万。
2.就业前景:随着口腔医疗的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口腔医生已经成为紧缺人才。目前,每年都新增大量的口腔医疗机构,而且各口腔医疗机构开设科室与治疗牙椅数逐年增加,都需配备相当数量的医生。口腔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综合医院口腔科或口腔医院从事口腔医师的工作,也可进入各类口腔门诊工作,还能胜任口腔疾病防治机构的相关工作。
二、专业特色
该专业是为了适应人民群众的需求,由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与国际活泉基金会联合创办的,拥有国内先进的实训中心,是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高素质高技能的口腔全科医师;毕业生可参加口腔医学专业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1.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与口腔行业的合作关系,重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强调技能训练,建立院系全程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突出技能培训;严格执行职业执业准入制度,教学过程中融入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核内容,推行学生毕业后的双证书制度。
2.师资队伍:将教研室、医院的人力资源重新组合,聘请行业技术专家为兼职教师,优化师资结构;建立健全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兼职教师的培养、管理和考核评价制度,使教师队伍整体融知识、技能、素质教育三位一体。
3.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掌握口腔全科医学的能力、在口腔专科或综合医院口腔科从事医师工作的能力、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沟通、合作能力、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操守;具备考取“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及“口腔修复工(高、中级)证书”的基本能力。
4.主干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职业技术模块(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预防医学);职业拓展模块(临床医学概论、口腔院所管理学、五官科学、诊断基础学)和选修模块。
5.基地建设:校企联合、医护团队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口腔实训中心、安徽医专校医院口腔科、安徽医专附属医院口腔科
校外实训基地:安徽省、地市级医院16家,江苏省(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泰州市人民医院等10家),浙江省(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杭州市萧山牙科医院、台州市中心医院等8家),上海市(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心医院等3家)。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心理素质和身 体素质,具有一定审美意识和医疗安全、产品质量的职业意识,掌握口腔材料学和口腔医学 技术基本知识,具备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基本技能,从事口腔医学技术服务的高素质实用型技 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方向一:口腔修复工艺方向
主要面向口腔修复制作行业各级义齿加工企业、医疗机构口腔技工室及口腔医疗相关机 构,在口腔修复、技术管理等岗位群,从事口腔修复体制作、技术管理与服务等工作。
方向二:口腔治疗技术方向
主要面向各级口腔医疗机构及口腔医疗相关机构,在医师助手、口腔咨询等岗位群,从 事口腔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辅助治疗与服务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口腔修复工艺方向:
1.具备熟练重建牙体形态的能力;
2.具备理解医生设计意图,按设计要求熟练制作各种口腔修复体及常用矫治器的能力;
3.具备正确使用和维护义齿加工制作常用设备的能力;
4.掌握口腔工艺技术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5.熟悉口腔修复材料的性能并能正确选择和使用;
6.了解口腔修复制作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 口腔治疗技术方向: 1.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备对口腔常见疾病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基本能力; 3.掌握口腔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口腔修复工艺方向:
1.核心课程
牙体雕刻技术、口腔材料学基础、口腔疾病概要、可摘局部义齿制作、全口义齿制作、 口腔固定修复体制作、口腔正畸工艺技术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牙体雕刻、各类口腔修复体及矫治器制作等实训。
在义齿加工企业、医疗机构口腔技工室进行实习。
口腔治疗技术方向:
1.核心课程
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材料学基础、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 预防保健学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口腔临床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
在各级口腔医疗机构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口腔修复工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口腔修复工艺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口腔医学技术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国家急需紧缺人才专业,是“省级高职教育教改示范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地方高水平技能型大学重点建设专业”,实验实训中心是“省级示范实习实训中心”、“省级开放实训中心”“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教学团队是“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占64%,其中博士2人、硕士17人,具有“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教坛新秀”2人、“省级模范教师”1人。近年来专业教师获全国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6个,主编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6部,主持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两项,省级精品课程6门。学生连续多次获全国和全省护理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874个,每年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均在99%左右。
培养目标1-护理:培养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临床护理专业知识、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良好的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能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护理人才。
培养目标2-口腔护理:培养身心健康,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扎实的临床护理和口腔护理专业知识、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和良好的人文素养,能从事口腔护理和临床护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口腔护理人才。
就业方向: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健康产业从事临床护理、口腔护理、社区护理、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及其他相关岗位等工作。
一、专业特色
1.本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遵循“母亲安全”、“儿童优先”的服务理念,开展院校合作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学生需掌握基础的医学、助产知识、基础护理、临床专科护理、妇幼保健的理论知识;掌握助产、妇幼保健及护理技术;培养学生具有人文关怀精神及较高的职业修养。
2.引入行业标准和国家相关政策接轨的课程设置:专业课程设置中包含符合执业护士和国际助产专业标准的助产、护理岗位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和素质要求。核心课程有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健康评估、常用护理技术、儿童护理、成人护理(内、外、妇科护理)、助产技术等。增加妇幼保健相关政策法规宣传和国家社区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规范。
3.具有一支高素质的专兼结合的双师队伍:本专业拥有助产、护理和妇幼保健专职教师1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5人,实验教师2人,研究生学历占50%以上,骨干教师均取得行业资格证书,专业带头人具有多年助产护理临床经验。另外聘请医院妇幼保健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担任技能课程教学和实践指导,省、市妇幼卫生管理和行业专家担任专业建设政策顾问和指导专家。本专业教师同时承担卫生部中、高级妇幼保健员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及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工作。
4.理论、实训一体化的仿真校内实训条件:与护理专业共享中央财政支持的护理实训中心,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分别设有基础护理、健康评估、急救护理等20多个护理实训/实验室等,同时扩建助产妇幼技能实训室,配备各种器械模型,为本专业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5.具有多所校外实训及见习基地:与省内外二、三甲医院及妇幼保健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建有实践教学基地,实习医院有安徽省妇幼保健院、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安医大附属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等。
二、就业岗位
毕业生护士执业考试通过率100%,就业主要面向各级医疗、妇幼保健机构,从事临床助产、妇产科护理、妇幼保健等方面工作,就业单位均反映良好。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项目”建设专业、我校是安徽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会长单位。专业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实用技能的培养。师资力量雄厚,有省级专业带头人,并聘有行业专家为客座教授。推行双证书制度,学生在校期间即可获得“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紧贴产业发展、校企深度合作、社会认可度高。近三年就业率连续达到100%。一大批优秀毕业生脱颖而出,活跃在行业一线,为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医学基础和工科基础,熟悉常用医疗设备的结构、性能和临床应用,能对常用医疗设备进行正确检测、维护和保养,具备管理医疗设备、解决医疗设备常见故障的基本能力。能从事医疗设备的设计、制造、维修、生产管理和经营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临床医学概论、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医用传感器、医用电子仪器原理与维护、医用检验仪器原理与维护、医学影像设备、医用超声设备、医用治疗仪器。
【就业方向】面向深圳、广州、上海、南京、北京、合肥等地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生产、调试、检测、采购、售后服务与管理岗位;医疗器械经营公司的文秘、销售、维修与管理岗位;各级各类医院设备科的仪器采购、管理、应用、维护与维修岗位;医疗器械监督管理部门的相关岗位。
【 师资力量】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校企双向流动的师资队伍。现有校内专任教师9人,双师比例达77.8%,取得硕士学位6人。有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5人,兼职硕士生导师1人。近5年承担校内外多项教科研课题,完成了“全自动生化仪仿真教学仪器”应用项目开发。出版教材10部,开发精品开放课程3门(医疗器械基本技能实训、单片机原理与维护、影像设备学)。专业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建立理论、实践、技能、应用为一体的培养体系。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近五年,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获奖1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
【实验实训】医疗器械实训中心为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现有仿真生产实训室、仿真维修实训室、医用电子仪器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数模电实训室、传感器实训室、影像仪器实训室和电工实训室电子元器件储存室,实训中心总资产250余万元。实训中心还承担职业资格“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技能考试的考场及学校职业技能大赛考场,平时面向医疗设备专业学生开放。
【实习基地】校外有20多个“顶岗实习基地”,分布在深圳、广州、上海、南京、北京、桂林、合肥等地,学生全部做到顶岗实习。
【专业特色】我校自1955年创办时就开设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也是安徽省最早开办该专业的院校之一,在省内检验界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2011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011年度立项为安徽省特色专业,2013年度医学检验实验实训中心立项为省级实验实训中心,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团队2015年度评为省级教学团队。首次参加全国卫生职业院校医学检验技能大赛分别获得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
【培养目标】 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医学检验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具备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能力。
【主干课程】 分子生物学、分析化学、生理学、病理学、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检验基础、微生物学及检验、免疫学及检验、血液学检验、寄生虫学检验、实验室管理学等。
【专业分化】 检验仪器学、卫生检验、输血检验技术、病理检验技术。
【就业方向】 通过几十年的办学实践,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形成了毕业生就业岗位群,以各级医院的检验科、血站检验科、CDC的实验室、临床检验中心为核心就业岗位群。
【师资力量】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课教师2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9人,教师梯队合理,形成有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聘请了20多名三甲医院检验科和行业专家主任为专业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
【教学科研】 近五年来,承担省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有十余位教师参加全国统编教材的编写,其中有6位教师担任了主编、副主编。 《免疫学检验》已建成省级级精品课程,《临床检验基础》、《微生物学检验》、《实验仪器学》为校级精品课程。
【实验实训】 医学检验实训中心有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生物化学检验、临床检验、血液学检验、寄生虫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仪器室等实验室,组成了专业实验实训中心,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设备价值约500万元。
【实习基地】 现有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省立医院等省内三级医院20余家,以及杭州第二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南京第二人民医院等外省发达地区20余家建立了实习教学和科研基地,签订了长期合作与交流协议。
【就业情况】 毕业生广泛分布与省内外各级医疗机构和医学检验相关单位,历年学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各级用人单位满意度高,社会声誉好。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质量意识及计量 意识,具备人际沟通与社会工作能力,掌握一定的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理化检验及生 物学检验等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具备对人体生化指标进行检验的能力,从事食品营养成分 检测、添加剂检测、残留农药检测、生物材料检测、动植物检验与检疫、空气及水质质量检 测、人体血液与体液常规检验等工作的高素质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入境检验检疫、环保部门、独立实验室、食品药品 生产与加工企业、自来水企业等单位,从事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人体血液、尿液、粪便等常规项目进行检验的能力;
2.掌握卫生检验与检疫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卫生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等检测技术,具备实验室管理和质量控制的能力;
4.掌握食品中营养成分、微量元素、添加剂、药物残留等测定的方法;
5.掌握土壤、水质及空气检验方法,熟悉土壤、空气及水质检验的质量控制和数据处理 方法;
6.掌握检测所用相关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7.熟悉国家相关卫生法规、检验与检疫卫生标准。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基础化学、免疫检验技术、卫生理化检验基础、卫生微生物检验基础、临床检验基础、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环境监测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卫生检验与检疫基本技能和常用检测项目的实训。
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环境检测中心、第三方检测公司等具有卫 生检验与检疫资质的单位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理化检验技术专业初级(士)专业技术资格
微生物检验技术专业初级(士)专业技术资格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医学检验技术药品食品检验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医学检验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 医学实验技术
【专业前景】眼视光技术专业是近年来新兴的专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眼视光技术服务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世界卫生组织把视觉障碍已经与肿瘤、心血管疾病并列为全球三大影响人的生存质量的的疾患。屈光不正在我国是所有疾患中最量大面广的一类, 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达50~60%,大学甚至达到70~90%,约占世界近视患者总数的33%,弱视发病率为2~4%,远视、散光、屈光参差等其他屈光不正类型亦影响了我国超过10%的人口视觉功能。全国戴眼镜人数有3亿多,而验光配镜合格率约60~70%,主要是该领域缺乏受过训练的专业人才造成。该专业在我国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专业特色】眼视光技术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已完成独具特色的“课程整合”、“课证融合”、“双证毕业”、“仿真实训”、“顶岗实习”、“国际接轨” 等多项教学改革,《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别获得省级、校级教学成果奖。学生在校期间可取得眼镜验光员和眼镜加工工职业资格证书。
【培养目标】眼视光技术专业培养学生毕业后能将眼睛作为工作对象,将恢复或提高视力和视觉功能作为目的,通过各种治疗方法达到理想的视觉状态,获得最佳视力、最舒服用眼和最持久的阅读。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眼视光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眼镜验配实践能力,能在医疗机构及眼镜连锁机构从事验光配镜及管理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岗位核心能力:
1.具有对近视、远视、散光等各种屈光不正与老视的诊治与验配技能;
2.具有对角膜接触镜验配及并发症的处理能力;
3.具有对儿童斜视、弱视进行诊断与初步处理能力;
4.能按照眼镜行业有关的国家标准熟练进行眼镜装配、维修及整形;
5.能熟练运用各种眼视光仪器进行视功能检查。
6.具备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初步处理能力
【主干课程】 眼视光基础、眼镜光学基础、眼科学、临床视光技术、眼镜技术、角膜接触镜验配技术、眼镜营销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
【就业方向】在各级医院眼视光验配中心、眼镜行业和眼保健单位等。就业岗位有技术岗位(视光技术员、验光师、配镜师、角膜接触镜验配师)和含有专业技能的管理岗位。
主要职业岗位:
1.验光技术岗位;
2.眼镜定配岗位;
3.角膜接触镜验配岗位;
4.眼镜整形校配检测岗位;
5.眼镜销售岗位;
6.眼视光仪器操作、维护岗位;
7.眼镜店经营管理工作岗位。
【实验实习】能够满足高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融实验实训教学、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于一体的眼视光技术实训中心。校内建立了开放性仿真实训中心,包括验光实验室、配镜实验室、角膜接触镜实验室、综合实验室;校外10多个顶岗实习基地,遍布在北京、上海、深圳、海南、杭州、宁波、郑州、合肥等。
【就业情况】2010~2016年就业率均达100%。第三方调查机构显示,2015届安徽医专眼视光技术专业毕业生月收入排名第一;毕业生工作满意度排名第一。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是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施计划优先保证发展专业,是我校药学系的龙头专业。先后被批准为“安徽省财政支持生物制药省级示范型实验实训中心”、“省级特色专业”、 “省级骨干专业”、“中央财政支持的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自2007年开办专业以来,共培养821名学生。毕业生就业率100%,优质就业率达82.1%。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已成为安徽省生物制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点专业,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公司、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天麦生物科技公司、通用生物系统有限公司等校外实训基地。2013年起率先实施和企业“联合订单培养”计划,并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校企联合培养的学生经考核合格后,直接留在公司就业。
一、专业特色
“双轮实训,学训交替,在岗培养,岗位成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四个“3”实践教学体系,“校内实训中心生产化、校外实训基地教学化”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为专业三大特色。
二、培养目标
面向生物制药行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生物制药理论基础和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在生物医药企业和生物技术公司(或研发机构)从事生物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科研辅助和营销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主干课程
药用基础化学及实验、药用微生物技术、制药卫生与洁净技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技术、发酵制药设备与技术、生物药物提取分离设备与技术、生物药品检测技术、药剂学、生物制药综合应用技术
四、就业方向
主要职业岗位群:面向生物医药企业和生物技术公司的分子生物学实验、菌种制备、发酵、纯化、检测、制剂等岗位,从事药品生产、质量控制和科研辅助工作。
相近职业岗位群:面向生物医药企业和生物技术公司的体外药效、订单、发货、包装及药品销售等岗位,从事药物的药理学评价、订单分析、发货、包装、药品销售等工作。
五、师资队伍
生物制药专业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有专兼职教师25人,其中兼职教师9人。教授3人、主任药师1人、副教授6人、高级工程师4人。硕士及博士研究生21人,占85.6%。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专业带头人及省级模范教师4人。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比例占90%。
六、实验实训条件
校内实训中心由化学检测实验室、生物制药实验室、微生物技术实训室、细胞培养房、药物制剂实验室、生物分离纯化实训室、生物制药技术仿真实训室和发酵技术实训室等构成,主要承担基础化学、有机化学、药用微生物技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酵制药设备与技术、生物药物提取分离设备与技术、药剂学等实验实训教学。
校外紧密型实训基地主要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合肥立方药业有限公司、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公司等,除承担了核心课程发酵制药设备和技术、制药环境与洁净技术、生物制药专业综合应用技术等部分实训项目外,还定期承接学生参观、实训和毕业实习和就业等。
临床医学 | 康复治疗技术 | 医学影像技术 | 口腔医学 | 口腔医学技术 | 护理 | 助产 | 智能医疗装备技术 | 医学检验技术 | 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 | 眼视光技术 | 生物制药技术 | 药学 | 中药学 | 卫生信息管理 | 预防医学 | 老年保健与管理 | 护理(本科) | 医学检验技术(本科) | |
---|---|---|---|---|---|---|---|---|---|---|---|---|---|---|---|---|---|---|---|
北京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天津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河北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山西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内蒙古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辽宁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吉林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黑龙江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上海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江苏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浙江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安徽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福建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江西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山东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河南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湖北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湖南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广东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广西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海南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重庆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四川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贵州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云南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西藏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陕西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甘肃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青海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宁夏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新疆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台湾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香港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澳门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外籍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