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科研院所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心理所)成立于1951年,前身为创建于1929年的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心理所的战略定位是:探索人类心智本质,揭示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与环境影响机制,为促进国民心理健康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提供重要知识基础和科技支撑,成为引领我国心理科学发展并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著名研究机构、服务ldquo;健康中国rdquo;与ldquo;平安中国rdquo;的心理学科技智库。   ldquo;十四五rdquo;期间,心理所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ldquo;十四五rdquo;规划纲要有关部署,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重大部署,坚持ldquo;四个率先rdquo;,对标ldquo;两加快一努力rdquo;要求,认真贯彻落实院党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聚焦主责主业,围绕ldquo;心理健康维护与促进rdquo;ldquo;危机风险中的心理评估与干预rdquo;两个主攻方向和ldquo;疼痛特异性神经表征及精准干预rdquo;ldquo;汉语加工精准脑图谱rdquo;ldquo;说服的心理机制及关键技术rdquo;三个新兴前沿方向和未来技术开展工作,做强心理学科技国家队,为国家治理、社会心理服务的公共政策制定及实施提供智库支持,彰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担当。   心理所设有健康与遗传心理学、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社会与工程心理学3个研究室。心理所是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心理服务工程实验室的依托单位,同时也是中国心理学会的支撑单位,团结引领国内同行共同发展。心理所于2019年被遴选为ldquo;中科院学部心理健康与社会治理研究支撑中心rdquo;的依托单位,在心理健康服务以及社会治理中更好地发挥了科学支撑作用。   截至2022年4月19日,心理所共有职工217人,其中研究人员156人,管理和支撑人员61人,中共ldquo;十八大rdquo;ldquo;十九大rdquo;代表1人,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人。现有导师138人,其中博导89人,硕导49人;在读研究生422人。   2016年以来,心理所科研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新增科研项目759项,项目/合同总经费约6.4亿元。其中,围绕ldquo;心理调适对老年健康的影响和干预作用rdquo;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围绕ldquo;注意的神经环路机制研究rdquo;获批科技创新2030-ldquo;脑科学与类脑研究rdquo;重大项目;ldquo;生物运动信息的视觉加工研究rdquo;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ldquo;人类视知觉研究rdquo;、ldquo;抑郁症脑影像学研究rdquo;、ldquo;疼痛的认知神经科学rdquo;、ldquo;言语认知的神经机制rdquo;等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ldquo;社会变迁rdquo;、ldquo;社会心理服务体系rdquo;等领域研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ldquo;精神分裂症内表型研究rdquo;、ldquo;人脑皮层高精度连接组研究rdquo;、ldquo;病理性成瘾记忆加工rdquo;等成果分获北京市科技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ldquo;学前儿童心理学rdquo;、ldquo;微表情识别方法rdquo;等成果获其他省部级科技奖3项。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开展研究,于2019年和2021年发布系列ldquo;心理健康蓝皮书rdquo;,并积极提交专家咨询建议,有效服务于政府宏观决策,发挥心理学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担当。   心理所建设了一流的科研支撑平台,包括由ldquo;多模态认知神经影像平台rdquo;ldquo;生理心理学实验平台rdquo;ldquo;认知与行为实验平台rdquo;和ldquo;动物行为分析平台rdquo;四大体系构成的所级公共技术中心,以及人类嗅觉实验室、行为药理学实验室、视觉认知神经电生理实验室等多个特色实验室,实验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心理所潘菽图书馆在心理学科研文献资源保障上与国际重要心理学机构相当,建有纳入中科院知识库网格的心理所机构知识库和全国唯一的心理学预印本平台,并持续开展心理学学科情报服务,可为全国心理学及相关学科工作者提供专业学术信息。出版三本学术期刊,包括我国第一本英文心理学期刊《PsyCh Journal》,及两本中文心理学期刊《心理学报》和《心理科学进展》。《PsyCh Journal》被SSCI、Scopus、Medline、PsycINFO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数据库索引。《心理学报》被Scopus和ESCI索引。两本中文刊连续多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心理所具有重要国际学术影响力。诺贝尔奖获得者Daniel Kahneman教授、美国科学院和医学院院士Michael Posner教授是心理所荣誉研究员;德国科学院院士Ernest Poeppel教授是心理所特聘研究员;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委Lars-Gouml;ran Nilsson获批ldquo;中国科学院爱因斯坦讲席教授rdquo;。陈楚侨研究员当选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医学)。现有30余人次在国际重要学术组织和期刊任职。心理所与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活跃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作为我国心理学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心理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5个博士和硕士培养点,并设有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截至目前,心理所累计培养博士生674名,硕士生673名。曾有3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15人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1人获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奖。2017年2月,以心理所为主承建单位的国科大心理学系正式成立。心理学系秉承国科大ldquo;科教融合、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国家rdquo;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类学科;2020年荣获ldquo;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rdquo;称号;2021年本学科点开始招收和培养第一批本科生,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   心理所积极践行科技服务社会。在重大自然灾害后心理援助的模式和关键技术上取得重要成果,引领和示范灾后心理家园的重建,获我国政府最高慈善奖ldquo;中华慈善奖rdquo;。在心理健康促进模式和体系建设上取得重要进展,与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和中科院工会共建ldquo;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rdquo;,为中央国家机关96个部委的近40万职工和家属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加强成果转移转化工作,聚焦主责主业,提升社会群体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和组织机构的高效工作模式,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持续的知识产权收益。心理所荣获2020年度中国女科技工作者社会服务奖集体奖。   心理所打造了一系列心理学科学传播的品牌和产品,制作了近百种科普宣传品、科普挂图,形成了成熟稳定的科普专业创作队伍。建有可容纳近百人同时参观体验的ldquo;心理梦工厂rdquo;,是国内首个以心理学科学传播为目的,集科普展览展示、科教活动、科技产品转化为一体的传播基地,承担中国科协ldquo;心理与健康rdquo;大型科普展览、北京市科协心理学户外科普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多项科普任务。连续多年参与中科院ldquo;公众科学日rdquo;ldquo;科学嘉年华rdquo;等公益科学传播活动。2013年获得ldquo;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rdquo;称号,并入选ldquo;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rdquo;名单。   心理所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有效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凝聚群团力量,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全所上下团结一致,在ldquo;铭责、进取、开放、和谐rdquo;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心系ldquo;国家事rdquo;,肩扛ldquo;国家责rdquo;,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研究所,争取跨越发展。心理所2017年荣获ldquo;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rdquo;称号,2015年以来连续5年荣获ldquo;首都文明单位rdquo;称号,心理所团委2019年荣获ldquo;全国五四红旗团委rdquo;称号。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毕业生信息检索
毕业年份:
历:
生源省份:
生源城市:
专业名称:
岗位名称:
检索收藏
搜索
重置
* 使用说明:您可选择感兴趣的条件搜索毕业生信息,输入岗位名称搜索将智能匹配出适合的专业人才;点击搜索结果列表中的简历数可查看对应人才的简历详情。
人才统计
人才简历
暂无查看院校数据权限,您可向该院校发起查看申请,申请通过后即可查看
当前不在查看开放时间范围内,每天开放数据查看
您尚未通过企业授权认证,请先前往进行认证后,方可发起查看申请
前往认证
该院校数据仅向企业用户开放,如需查看,请您更换为企业身份登录
该学校拒绝了您的查看申请,您可重新修改后提交。
拒绝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