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屏演示
产品介绍
我要找工作
企业登录
|
注册
在线客服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科研院所
0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开通服务
入驻就业桥
院校双选会
毕业生数字招聘指南
毕业生数据
电子书
微网站
院校小程序
院校简介: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成立于1982年3月,由国际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庭燧先生创建。目前,固体物理研究所是中科院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纳米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特种金属材料工程实验室、安徽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中心、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物质科学计算中心的依托单位,是凝聚态物理专业和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培养基地,拥有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2018年全所职工181人,其中研究员41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31人,拥有博士学位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77%,45岁以下人员占77%。在学博士、硕士研究生220余人。 固体物理研究所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凝聚态物理为基础,面向材料物理与纳米科技的学科前沿,围绕环境、新能源和航天等领域对前沿材料的重大需求及其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结合大科学平台,从事基础性与前瞻性研究,加强基础与应用的衔接,并向应用延伸。研究方向包括:纳米材料技术,新型功能材料,计算材料物理,内耗与固体缺陷,极端环境材料物理,核能工程材料,特种金属材料等。研究目标是设计新材料体系、发展新型结构与功能材料,在环境与能源材料、极端环境材料物理、航天特种金属材料等方面,做出有国际影响的原创性成果,为我国未来环境、能源、航天等领域提供关键核心材料和技术支撑,成为我国先进材料高水平研究的基地与高端人才培养的基地。 固体物理研究所拥有国内一流的材料物理研究实验平台,主要包括:环境与能源纳米材料研究平台,功能材料制备与物性研究平台,大规模高性能计算平台,内耗测试平台,MBE生长平台,材料应用技术研发平台,航天特种材料与产品研发平台,极端环境材料物理研究平台,核能工程抗辐照材料研究平台,以及材料微结构分析表征平台等。这些研究平台为材料物理学科的基础研究与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十多年来,固体物理研究所累计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2200余篇,连续多年保持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在我国科研机构排名前10位;出版专著14部(包括英文专著2部);申请专利54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330余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发明奖、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中科院发明奖、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美国汤姆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科学前沿—卓越研究奖等各类科技成果奖30余项。 固体物理研究所注重基础研究成果与国家重大需求结合,成功研制出特种高效吸能材料;积极与地方企业联合,推广应用科研成果,多次获得省级成果转化奖、院地合作奖和省—院共建突出贡献奖等。以固体物理研究所为首席科学家单位的“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项目研究团队被国家科技部授予“973计划优秀研究团队”;葛庭燧院士先后获得内耗领域最高国际奖——甄纳奖(Zener Award)、国际材料领域最高奖——梅尔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以及国际内耗领域终身成就奖;有2人获安徽省“10个最具影响的科技人物”殊荣;1人获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4人获得安徽省青年科技奖;4人获安徽省青年科技创新奖。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职位投送
报名双选会
发布宣讲会
毕业生信息检索
毕业年份:
学
历:
生源省份:
生源城市:
专业名称:
岗位名称:
检索收藏
搜索
重置
* 使用说明:
您可选择感兴趣的条件搜索毕业生信息,输入岗位名称搜索将智能匹配出适合的专业人才;点击搜索结果列表中的简历数可查看对应人才的简历详情。
人才统计
人才简历
暂无查看院校数据权限,您可向该院校发起查看申请,申请通过后即可查看
申请查看
当前不在查看开放时间范围内,每天
开放数据查看
申请查看
您尚未通过企业授权认证,请先前往进行认证后,方可发起查看申请
前往认证
该院校数据仅向企业用户开放,如需查看,请您更换为企业身份登录
该学校拒绝了您的查看申请,您可重新修改后提交。
拒绝原因:
重新申请
暂无学生完善简历,您可一键向院校老师发出邀约,邀请毕业生完善简历
或您可关注院校,有学生完善简历时将第一时间通知您
有
位人才隐藏的简历不予展示,您可一键向院校老师发出邀约,邀请毕业生完善简历
或您可关注院校,有学生完善简历时将第一时间通知您
本校隐藏了人才简历不予展示,您可一键向院校老师发出邀约,邀请毕业生完善简历
或您可关注院校,有学生完善简历时将第一时间通知您
向院校邀约简历
关注院校